红团团医生LYNN|阿胶之后,又一款“神药”坠落凡尘( 四 )


2016年12月13日 , 浙江省金华市 , 在浙江省老字号三溪堂国药馆内 , 东阿阿胶年前提价前进行的促销现场熬制阿胶活动 。 (图源:视觉中国)
然而2019年的“水煮驴皮”风波事发后 , 东阿阿胶受到了潮水般的质疑 。 公司股价迅速崩塌跌停 , 当年亏损4.44亿元 , 为自1996年上市以来的首个亏损年 。
云南白药被指含处方药 , 冬虫夏草遭国家食药监督局踢出“保健品”之列……层出不穷的案例表明 , 违背市场规律的投机行为 , 激发的只是一时狂热 。 囤货无法消化 , 最后必将反噬卖方 。
哪来的什么“神药” , 不过是人心慌乱 , 给钻空子的玩家开了道口 。
事实上 , 我国对于中药经典名方 , 从不缺少政策支持 。 以片仔癀为例 , 2000年 , 片仔癀成为国内首个获香港政府创新及科技基金立项资助的中成药品种 。 其在肝癌临床治疗上的研究 , 也曾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863计划项目 。
相形之下 , 这一诞生已有500年的品牌 , 近年来在研发创新上投入甚少 。 从公开数据看 , 从2018到2020年 , 公司研发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 , 分别为2.12%、2.09%、1.50% 。
这一趋势所暴露的 , 也是其余数家A股医药公司的写照 。 尽管对外打出“高科技”、“精加工”的发展方向 , 但醉翁之意往往并不在此 , 如何拓宽销售渠道 , 转向多元化经营 , 才是多数人所关心的 。
片仔癀从2006年开始进军日化板块 , 且在2014年开启了“一体两翼”的战略 , 以中药主业为体 , 化妆品、日化产品和保健食品为两翼 , 企图套用云南白药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模式 。
片仔癀旗下生产的化妆品(图源:视觉中国)
但从刚公布的2021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来看 , 今年上半年 , 片仔癀日化、化妆品业务收入首次出现下滑 , 报告期内实现营收4.32亿元 , 同比减少4.55% 。
区别于云南白药日化产品线的成功 , 片仔癀目前仍处在“偏科”状态 。 而随着此次股价大跳水 , 短期炒作迎来退潮 , 公司的前景还将蒙上若干未知数 。
放在长远的视野下 , 这不全然是坏事 。 起码 , 片仔癀能在泡沫破裂后 , 搁置对品牌流量能力的贪恋 , 花更多功夫思考如何对用户负责 , 以科学的筹码重振旗鼓 。
而对于整个中医药板块 , 片仔癀的故事也能为同行敲响警钟 。 当药品异化为金融产品 , 损害的既是老百姓和企业间的信任关系 , 还有配额和流通的稳定性 。 其最坏的后果 , 是遏制了真正急需的人用合理价格买到药 。
从古时江湖郎中掺的假药 , 到今天被舆论围攻的“神药” , 或许炼丹术从未消失 , 只是换了种更狡黠、更隐蔽的花样存在 。
参考资料:
《片仔癀是怎么炼成的?》 , 林婕彤&黄主任 , 远川研究所
《断货、限购、价格翻倍 , 片仔癀怎么了?》 , 第一财经
《囤茅台的人 , “杀入”片仔癀》 , 梅岭 , 南方周末
《片仔癀怎么突然就火了?》 , 牛荷&石晗旭 , 中国新闻周刊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