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意义:“也许,我过去生活得不对头吧?”( 三 )
例如 , 不少人每日忙于各种活动 , 被动沉迷电视、手机、网络 , 很少反思经历 , 就会与意义失之交臂 。
我们来看一个探索瞬间意义案例 。 《思维的囚徒》作者之一伊莱恩 , 多次去希腊小村庄旅游 , 目睹生活朴素村民如何在彼此交流中找到深层意义 , 联想自己在美国家庭拥有的所有“物质” , 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会需要那么多物质 。
在反思过程中 , 伊莱恩意识到 , 这不是一个金钱至上或者反金钱至上问题 , 而是金钱和物质在自己生活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问题 。
经过思考 , 伊莱恩得出结论 , 最终目标是首先让自己内心充实 , 再去追求物质 , 这和先追求物质再去寻找意义正好截然相反 。 从希腊回国后 , 伊莱恩决定处理一部分家里物品 , 并集中精力追求意义 。
结合伊莱恩这个案例 , 读友们不难理解“存在意义挖掘练习”为什么如是提问 。
生活是正着来过 , 却是倒着去理解 。 通过反思经历 , 尤其是经历中那些触动内心部分 , 我们会更容易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人生意义 , 据此再调整决策和行动 。

文章图片
3、串联瞬间意义 。
做“存在意义挖掘练习”需要持续进行 , 最好是采用日志等方式 , 记录自己每一次探索瞬间意义过程 。
原因在于 , 有一定数量记录后 , 我们就可以定期回顾重温 , 把多次意义挖掘成果综合在一起 , 连点成线 , 连线成体 , 获得整体性理解 , 将一点一滴瞬间意义 , 编织出自己人生的意义之网 。
例如 , 随着时光流逝 , 自己是一直在重复旧有行为模式 , 还是真正从各种经历中获得成长 , 变成一个更好自己?过去关于自己人生意义困惑 , 是否有所澄清?......
为助推意义之网编织 , 将自己一辈子串联起来 , 我们可以参考《思维的囚徒》中的“悼文练习” , 参考做法如下 。
你的家人、朋友、生意伙伴、客户或者顾客 , 给你做出最后评价 。 他们评价真的如实反映你的生活和工作吗?他们的评价真的是你最想听到的吗?假设现在你已经去世 , 同时你可以为自己写悼文 , 悼文会在葬礼上被宣读 。 请开始填写下面表格:
我们今天在这里相聚是为了与_____告别 。 世界非常需要_____的人 , _______就是满足这一需要的最佳人选 。 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_____ , 它发生在_____时候 。
我相信_____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_____ 。 世界因为_____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 我们会永远怀念他/她 。
悼文练习这种反事实推理 , 目的是确认自己希望以何种方式被别人永远记住 , 从而帮助自己将瞬间意义串联起来 , 构建自己人生的整体、终极意义 。
做完之后 , 我们将更深刻理解:生活中什么对自己最重要?自己希望对别人有什么样影响?自己在这个世界究竟发挥什么作用?这个世界有我没我 , 有什么区别?
诸如“存在意义挖掘练习”、“悼文练习”等练习 ,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人生意义 , 包括工作意义、生活意义等 。
虽然意义探索很难一蹴而就 , 但每一次练习都有条件给我们更多理解 , 帮助我们慢慢形成关于自己人生意义的定见 , 从而更好安排自己未来人生 。
在词条的最后 , 精读君要提醒的是 , 避免熟而不知 。
心理学家弗兰克说:“尽管我们不一定能感觉到意义 , 可是无论我们去哪儿 , 意义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 。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 ,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认识到意义重要性 , 并关注意义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本文转自:红网□李攀(重庆大学)近日 淡妆浓抹总相宜,美不该成为“羞耻感”的源头
- 一个特殊教师节的背后:换下防护服就给孩子们上网课,“青年突击队”冲锋在前
- 晒一张“穿越时空”的全家福!情报员:“三有”女儿最让我骄傲
- 陆游真的是“渣男”吗?浙江绍兴有一个私家园林,被誉为爱情名园
- 铁玉花:教学中当“引路人”,生活中是“铁妈妈”
- 《亲爱的生命》看到杜母50岁生二胎,才懂杜帝在感情里的“倔强”
- “一个人的嘴,就是他最好的风水”你怎么看这句话?
- 因为中文翻译,“赛博修女和男孩”的故事又火了!
- “妈妈,给我买这个!”当孩子说这句话时,你的反应很重要
- 秋天孩子要补钙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