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读书】万章篇上:《孟子》讲读之十三(2022.9.14)( 二 )
第五章阐明所谓天意 , 实际上是民意 , 这和西周以来的主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
第六章针对“禹的时候道德衰微 , 天下不传贤而传子”的传言来辩诬 。 孟子的解释 , 一是禹的儿子启贤 , 而接班人益辅佐禹时间尚短禹就去世 , 所以百姓都归向启而不归向益了 。 岂其然乎?恐怕永远成谜了 。 二是归结为天命 。
第七章为伊尹辩诬:不是“以割烹要汤” , 而是伊尹想要“使是君为尧舜之君” , “使是民为尧舜之民” , 伊尹是想着“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 , 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 所以“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 。
第八章为孔子辩诬 。 针对“孔子于卫主痈疽 , 于齐主侍人瘠环”的传言 , 孟子这次辩诬有理有据有事实 , 合情合理 。
第九章为百里奚辩诬 。 针对“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 , 食牛以要秦穆公”的说法 , 孟子用一系列的反问句来为百里奚辩解 , 虽然气势极盛 , 咄咄逼人 , 在逻辑上却是不能自足的 。
我们可归纳《万章上》为三个关键词:万章、舜、辩诬 。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 , 号泣于旻天 , 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 。 ”万章曰:“‘父母爱之 , 喜而不忘;父母恶之 , 劳而不怨 。 ’然则舜怨乎?”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 , 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 , 于父母 , 则吾不知也 。 ’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 。 ’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 , 为不若是恝 , 我竭力耕田 , 共为子职而已矣 , 父母之不我爱 , 于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 , 百官牛羊仓廪备 , 以事舜于畎亩之中 , 天下之士多就之者 , 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 。 为不顺于父母 , 如穷人无所归 。 ”
万章问道:“舜到田地里去 , 向着苍天哭诉 , 为什么要哭诉呢?”孟子答道:“对父母又怨恨又依恋哪 。 ”万章说:“〔曾子说过:〕‘父母喜爱 , 兴高采烈 , 总不会忘记;父母厌恶 , 心劳力竭 , 却不会怨恨 。 ’那么 , 舜怨恨父母吗?”孟子说:“从前长息曾经问过公明高 , 他说:‘舜到田里去 , 我是已经懂得的了;他向着苍天哭诉 , 这样来对待父母 , 那我却还弄不明白 。 ’公明高说:‘这不是你所能明白的 。 ’公明高的意思 , 以为孝子的心理是不能如此满不在乎:我尽力耕田 , 好好地尽我做儿子的职责罢了;父母不喜爱我 , 我有什么办法呢?帝尧打发他的孩子九男二女以及百官 , 一起带着牛羊、粮食等等东西到田野中去侍奉舜;天下的士人也有很多到舜那里去 , 尧也把整个天下让给了舜 。 舜却因为没有得到父母欢心 , 便好像困穷不得志之人孤苦无依一般 。 ”
“天下之士悦之 , 人之所欲也 , 而不足以解忧;好色 , 人之所欲 , 妻帝之二女 , 而不足以解忧;富 , 人之所欲 , 富有天下 , 而不足以解忧;贵 , 人之所欲 , 贵为天子 , 而不足以解忧 。 人悦之、好色、富贵 , 无足以解忧者 ,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 人少 , 则慕父母;知好色 , 则慕少艾;有妻子 , 则慕妻子;仕则慕君 , 不得于君则热中 。 大孝终身慕父母 。 五十而慕者 , 予于大舜见之矣 。 ”
“天下的士人喜爱他 , 是谁都希望获得的 , 却不足以消除忧愁;美丽的姑娘 , 是谁都希望娶到的 , 他娶了尧的两个女儿 , 却不足以消除忧愁;财富 , 是谁都希望获得的 , 富而至于领有天下 , 却不足以消除忧愁;尊贵 , 是谁都希望获得的 , 尊贵而至于君临天下 , 却不足以消除忧愁 。 大家都喜爱他、美丽的姑娘、财富和尊贵都不足以消除忧愁 , 只有得到父母的欢心才可以消除忧愁 。 人在幼小的时候 , 就依恋父母;长大到有了情欲 , 便思念年轻貌美的女子;有了妻室儿女 , 便依恋妻室儿女;做了官 , 便依恋君主 , 不得君主欢心便心急得浑身发热 。 只有最孝顺的人才终身依恋父母 。 到了五十岁还依恋父母的 , 我在伟大的舜身上看到了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苏州:中秋民俗花样玩,一起来DIY花灯!
- 2022西安“阅读达人”来稿选登5:读书陪伴成长,让我发现自然的奥秘
- 此菜被称为“最瘦腿的蔬菜”,女性不妨多吃,腿不粗,人也年轻了
- 四大可以【迅速忘掉前任】的星座。你上榜了吗?
- 【有声】“???? ? ? ??? ??? ?”媳妇和秋梨有啥关系?
- 做花灯、捏月饼,趣味公开课“我们的节日”带孩子过个不一样的中秋节!
- 称呼美女已经过时了,现在流行这样称呼
- 本文转自:中国警察网当下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巾帼何曾让须眉 “疫”路柔肩担重任!女警抗疫路上感人事迹掠影
- 35岁大龄剩女爱上帅小伙,要16万彩礼,小伙转身娶95后女孩
- 女性不想变老,多吃三种食物,排毒瘦身,清理肠胃,有益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