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从白纸到蓝图,五年设计了两百多座学校:一位建筑设计师的成长史( 六 )


创新的意思就是有根源点,那么怎么去找就是一个方法论 。然后你重新去建立一个新的定义,去发现新的方式和新的应用或者是解决方案 。
设计师|从白纸到蓝图,五年设计了两百多座学校:一位建筑设计师的成长史
文章图片
你要一步步来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杂音,有些是表面问题,有些可能根本就不是问题,好像是个问题但又不像,所以你要不停的筛选才能知道你的焦点在哪里 。
否则你不会有灵感,不可能腾空出来一个灵感 。
文静:这个缪斯女神不是突然降临的吗?灵感乍现在你看来不存在?
博思:常听闻一些刚入行的建筑师抱怨,这个项目好难做,这个也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有好多限制 。我觉得这个可能跑偏了,因为你的创意是来自于这些限制 。如果什么限制都没有,你其实根本不知道能做什么 。
如果有诸多限制,感觉你好像什么都不能掌控,这个时候才是需要你发挥创意的时候,你的创意其实就是你的限制 。设计师的风格其实就是他/她看问题的一个方法,是他们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论 。
文静:建筑设计的教育里你比较受益的是哪一部分内容?
博思:大学里有训练过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从一个事情引申到另外一个事情,如何从这个事情的启发应用到另外一个领域 。
设计师|从白纸到蓝图,五年设计了两百多座学校:一位建筑设计师的成长史
文章图片
拿我做的学校举个例子,之前已经有很多学校的设计了,对于教育而言我是外行,我设计的时候要问“什么是学校?”这个问题,我需要去理解学校的管理运作、它的理念、老师的难处、孩子的需求等等,其实是你专业外的事情,但是要把这些内容放到你的设计里,这样的设计会更合理,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
文静:对你来说什么是好的教育?
博思:好的教育不只是找出一个项目的命题,而是引导你去找到你人生的命题 。如何去找?如何去重新定义?比如事业,友谊,婚姻等……
设计师|从白纸到蓝图,五年设计了两百多座学校:一位建筑设计师的成长史
文章图片
文静的采访手记
和博思是在2016年末的一个公益活动上结缘,匆匆一面多少有些印象,冥冥中觉得他是个挺特别的人,直到五年后他在隔离期间才真正链接上,有了这样一个如此深刻和多面的凡人不凡的故事 。
如同建筑给人以不同的体验,博思的故事也给了我很多角度和不同维度的感受 。
我自己从他的故事中抽丝剥茧出了一些启示,想与你分享二三:
其一是对于表象的思考 。
他的研究生毕业设计作品让我们再一次有机会去思考“眼见为实”背后的本质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类的包装,背后隐藏着很多利益集团的价值观,所谓的“实”可能是他人操纵后的“实”,而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你有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更浅一点来说,你是否至少有所察觉?这是一个建筑设计师用作品向公众的发问 。
其二是关于对于工作的态度 。
博思说他一直很幸运,因为总能遇上“本不属于他资历的机会” 。当他还在实习的时候他照单全收疯狂学习和吸收,从打工者到创业人他的心态始终如一:干好眼前事,尽全力 。也正因为怀有这样一份心态,当机会落下时,他能有接住的本事 。
其三是关于重新定义的勇气 。
重新定义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推翻的是自己过去的认知,拓宽的是自己思维的边界 。需要不断去深挖和下潜去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我们面对过往的理念又会有更深层次甚至截然不同的认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