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褪去青涩 , 慢慢才变得成熟起来 , 人生 , 就此步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
此后的日子 , 在摸爬滚打中 , 变得越来越强大 , 以下迹象便是最好的见证 。
本文图片
【李清照|一个人越来越强大,有这三个迹象】01
不屈服:虽历经波折 , 却从不退缩 。
“九万里风鹏正举 。 风休住 , 蓬舟吹取三山去 。 ”
这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在国破家亡 , 南渡之后 , 于无限困顿中 , 写下的一首“壮词” 。
词中描绘了大鹏鸟冲天而起、搏击长空的雄伟形象 ,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限向往之情 。
正当大鹏乘九万里风高飞远举的时候 , 又大喝一声“风休住 , 蓬舟吹取三山去!”对大鹏的向往、钦佩 , 让她是多么希望乘上有如蓬草那样随风飘荡的小船 , 借着这股强劲的锋利 , 把他吹向那远在渤海中的三座仙山啊 。
这首词因其意向高远、壮阔宏大 , 被后世评论家誉为“无一毫脂粉气” 。
这样豪放的词因出自一位婉约派的女作家而愈发珍贵 。
李清照的一生 , 前后两半段可谓有着天壤之别 。
前半生 , 有优渥家世 , 琴瑟和鸣 , 夫妻恩爱 , 志同道合 , 可谓“人生得意且尽欢”;后期遭遇国破家亡 , 饱尝颠沛流离之苦 。 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子” , 成为独当一面的“女汉子” , 她哭过、愁过、却从未退缩过 。
为了保全与丈夫一同收集的金石文物 , 她四处托人 , 期待能为它们求得安身立命之所 , 并不惜再嫁 。 待发现所遇非良人之后 , 又不惜坐牢也要离婚 。
历经了重重磨难 , 李清照早已经不是那个闺阁中幸福的小女人了 , 她的心中 , 有了家国 , 有了天下 , 有了更广阔的社会现实 。 虽然现实满目疮痍 , 但她却依旧坚强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努力地活 。
当一个人越来越强大 , 就如同李清照这样 ,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 , 不低头 , 不退缩 。
本文图片
02
不懈怠:虽被命运捉弄 , 却依然热爱生活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浓妆淡抹总相宜 。 ”
这是苏轼初到杭州做官 , 游览西湖时 , 写下的绝妙诗句 。
等到他后来再次到杭州当太守是 , 发现西湖长久不治理 , 湖泥淤塞 , 就决定疏通西湖 。 湖中淤泥被清理出来用于筑堤 , 连通西湖南北 。
后人为怀念苏东坡浚湖筑堤的功绩 , 就将这条长堤称为“苏堤” , “苏堤春晓”也成为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 。
其实 , 苏轼不仅在美丽的西湖留下了美文美景 , 他总是走到哪里 , 就把乐观带到哪里 , 把文明开化带到哪里 。
纵观苏轼的一生 , 可谓跌宕起伏 , 他自己也写诗调侃:“问汝平生功业 , 黄州惠州儋州 。 ”
虽然贬谪得一次比一次远 , 如同一颗棋子 , 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 但他却从不懈怠 , 用全部的热情去拥抱生活 , 感受生活的美好 。
在被贬谪到儋州 , 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岛时 , 面对这个“蛮荒”之地 , 他很快把自己融入这块土地 , 和当地百姓交朋友 , 传播中原文化和耕种技术 , 兴办学堂 , 并亲自授课 , 大力倡导读书 。
在苏轼的不懈努力下 , 海南岛终于有人开始考取了进士 , 文明开化之路越来越宽 。
人生路上 , 几多坎坷 , 那些能够笑对挫折的人 , 如同苏轼一样 , 始终乐观以待 , 生活给予什么 , 就享受什么 , 就用尽全力去做点什么 , 哪怕再糟糕的境地 , 也能开出一朵一朵的花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退休|退休之后,懂得“低人一等”,福气越来越多
- 女人冬天别错过这碗汤水,美白祛湿,越喝越瘦,越来越美!
- 放下一个人,如果断联没用,那就:顺其自然
- 再婚遭遇家暴,为离婚不惜坐牢,还原一个你不知道的李清照
- 一个人内心“瞧不起你”,才会“无视你的消息”
- 女人不管多少岁,平时少做这几件事,久了容易唇纹越来越深
- 心理学:爱一个人却无法拥有他,就将这份爱放在心底
- “一个人的嘴,就是他最好的风水”你怎么看这句话?
- 孩子和父母缺点越来越像,好的不学净学坏,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 越来越多的夫妻,正在过着“禁欲”的生活,很残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