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数学像游戏闯关一样过瘾
文章图片
当我们停止对孩子的批评指责 , 不再用焦虑情绪去“淹没”他们 , 而是邀请他们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 , 孩子的成长和改变往往会让人惊喜 。
---------------
居家学习期间 , 在上完一节线上心理课之后 , 小Y妈妈向我发送了加微信好友的邀请 , 之后便开始向我诉苦 。 小Y是初一学生 , 本来升入初中后状态不错 , 但就在进入居家学习阶段后 , 他在家学习的状态直线下降 , 沉迷于手机游戏 。 妈妈的唠叨已经无济于事 , 只要一谈学习他就“嗷嗷叫” 。
妈妈发现他课间总要拿手机玩一会儿 , 就跟他一起上课 , 结果小Y故意把课外书摆在桌上边听课边看 。 无奈之下 , 妈妈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告状 , 小Y会收敛一点儿 , 但只要看妈妈过来 , 就故意地又拿起课外书 。
一天下午 , 小Y妈妈边做家务边监督孩子上课 , 顺便旁听了一节心理课 , 于是想到向我求助 。 我安抚了家长的情绪 , 对她干着急又无计可施的状态表达了理解 , 也对她解释 , 青春期的孩子“独立”和“被尊重”是他们的心理刚需 , 妈妈目前“城管”式的监督只会让孩子更叛逆 , 跟家长更对立 。 小Y之所以提起学习就“嗷嗷叫” , 说明他还是很在乎学习的 , 也希望学好 , 但又不希望家长因为这个事多唠叨自己 。
小Y的妈妈听后反思了一下 , 表示自己之前光顾着急 , 的确跟孩子的关系有些对立 。 但也不无担忧地问:“那他玩游戏没完没了我也先不干预吗?我真是看着着急啊 。 ”
我再次表达了共情 , 也请家长先别着急强行干预 , 先试着了解孩子玩游戏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需要 , 比如:有的孩子玩游戏是满足社交需要 , 通过游戏跟同伴建立共同话题;有的孩子是在学习中反复受挫 , 所以只能从游戏中获得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而有的孩子是因为在学习和考试方面焦虑水平太高 , 自己无法处理 , 所以才通过游戏调节情绪 , 缓解焦虑 。 小Y妈妈很受启发 , 说自己的确没考虑到这些方面 , 愿意静下心来想想 , 再跟孩子沟通 。
过了几天 , 小Y妈妈再次找到我 , 希望我跟孩子聊聊 , 并且在没有征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拨通了我的电话 , 要求小Y直接跟我对话 。
刚接过电话的时候 , 小Y有些不自在 , 说了一句:“老师好 。 ”之后 , 半天没说话 。
我问他:“小Y , 跟我通话是你愿意的 , 还是妈妈要求的呢?”
小Y说:“我之前不知道的 。 ”
我说:“我明白你的意思 , 现在如果你愿意 , 可以请妈妈先回避一下 , 留下你单独跟我通话 , 可以吗?”
小Y说:“妈妈不在旁边 , 已经离开了 。 ”
于是 , 我尝试邀请小Y主动沟通 , 我说:“那你知道妈妈为什么会要求你跟我通话吗?”
小Y说:“不太知道 。 ”他依然有些抗拒 。
我又说:“那你能不能试着猜一猜 , 你觉得妈妈要求你找我聊聊 ,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小Y说:“可能是我跟家长沟通得不太好吧 。 ”他终于开始了跟我的互动 。
“哦 , 你感觉到了你跟家长的沟通不太顺畅 , 是什么原因呢?”我继续邀请他来做这个问题的主人 , 思考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
“就是玩游戏 。 我去学校上学的时候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项任务 , 回来写完作业也有时间复习加强一下 , 游戏就是周末有时间才玩一会儿 。 现在天天居家学习 , 打破了上学时候的规律 , 做完作业就不想再拿起书复习 , 于是就打游戏 , 一打就有些收不住了 。 ”小Y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姑姐离婚住娘家,吵架时让弟媳滚,弟弟:这是我们家,该滚的是你
- 聪明的女人,懂得多向男人说这4句话,会让他越来越爱你!
- 同事|职场上,要学会隐忍,这几种话就不要再说了
- 幸福婚姻:爱商高的女人,从不会让自己在男人那受伤
- 夫差|做人显摆必惹祸,在这些事上学会“低头”,才能闷声发财
- 离婚|王菲:我从不觉得离婚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也不相信什么儿童心理学
- 杨颖|好的爱人像中医?他能治愈不开心,让你找到更好的自己
- 情绪|我们总是想要让自己改变,但最后还是没有改变,这是为什么呢
- 6岁前给孩子做数学启蒙,3个部分缺一不可,多数家长没做完整
- 贵阳战疫|志愿者陆大鹏:“周奶奶让6岁的孙女画了一幅画送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