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最近(如 2020 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 , 尽管伊丽莎白 · 班克斯为了支持新标准研究所的倡议穿上了一条曾经穿过的礼服 , 许多明星仍然极力避免被看到在人前穿同一件衣服 , 哪怕是被八卦娱记拍到他们跑去药店买药(名人和普通人一样 , 也需要纸巾和创可贴!) 。 每一套服装都是免费广告的免费礼物 , 或是因合同规定必须穿着的服装 , 它们还可能给你带来新的代言机会——也许你去 CVS(美国最大的药品零售商)买药时穿的牛仔裤被拍了下来并登上著名时尚杂志 In Touch 的封面 , 一下子引发同款牛仔裤卖断货 , 从而给你带来该品牌的代言机会 , 这样你就不必再去演什么无聊的浪漫喜剧角色了 。
本文图片
帕里斯·希尔顿主演的真人秀“simple life” 。
社交媒体还推动将明星作为人体广告牌的市场实现了爆炸式发展 , 而且这种趋势不会消失 。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 ,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7 月 , 社交媒体的使用量增长了 10% , 24 扭转了2018—2019 年社交媒体流量减少的趋势 。 红毯活动、药店抓拍 ,以及作为品牌大使拍摄广告的受众从原有的数百万电视和杂志观众激增到数十亿每天都机不离手的人 。 这一方面使明星们可以通过一件超级亮眼的礼服收获更多的点赞 , 从而提高他们的代言费 , 另一方面 ,也提高了品牌辨识度 , 从而有助于他们销售其他产品 。
社交媒体的作用可能更像一面哈哈镜 , 无法真实反映明星们的真正价值和才华 。 与此同时 , 它还正在改变明星的定义 , 进而改变向我们推销商品的人 。 现在已经出现了第二类明星广告代言人 , 即 21 世纪版的明星代言人 。 他们不一定擅长演戏、唱歌 , 也不是运动明星或皇室成员 , 但是他们擅长给我们讲故事 , 诱使我们购买他们穿着的衣服和使用的化妆品 , 去他们度假时去的地方 , 听他们听的音乐 , 或是买他们上网时蜷缩的沙发 。 我指的 , 当然是今天的网红 。
网红大体按照下列情况分为不同等级: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有 1 万 ~ 5 万名粉丝 , 你就是一个“小网红” , 那么你在社交媒体上发一个帖子可能挣到几千美元 。 如果你的粉丝量在 100 万之下 , 那么你每发一个帖子最多能挣到大约 1 万美元 。 一旦粉丝数量超过 100 万 , 你发帖的收益将增加 10 倍 。 YouTube(油管)的内容尤其值钱 , 在那上面每发布一个视频可以带来数万美元的收入 。 26 在新晋视频平台TikTok 上 , 网红经济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 例如 , 在平台上收入最高的网红大咖、深得 20 多岁 Z 世代 1 喜爱的艾迪生· 雷· 伊斯特林拥有6300 多万粉丝 , 她还拥有一个美妆产品系列 , 与 Spotify(声田)有业务往来 , 并作为 American Eagle 的代言人为其牛仔裤大量带货 。 这些使她每年的纯收入高达约 500 万美元 。
为什么我们信任网红?
从商业角度很容易理解网红们为什么都倾向于永远穿新衣服 。 与明星的情况一样 , 他们所发的每个帖子、视频 , 讲的每个故事都可以成为一个广告 , 无论他们是否因此直接收取了广告费 。 假设你因为穿某件衣服而得到酬劳 , 那么如果广告主只付了一份广告费 , 你为什么要为他们打两次广告呢?正如帕丽斯 · 希尔顿(从某种程度上讲她属于第一代网红)所说 , “品牌免费送我衣服穿是因为他们想让我穿出来展示 , 我一天要换六次衣服……我甚至不喜欢自己所穿的东西 。 ”但这种潮流带来一个意外的后果 , 那就是它扭曲了我们的消费常识 。 即使我们并不拥有 100 万粉丝 , 我们也开始觉得有必要在去海滩度周末时穿一件新泳衣 , 在出席家庭婚礼时穿一件新礼服 , 或是在去参加聚会时穿一双新鞋 。 如果连普通民众也不能接受在公开场合重复穿某件衣服 , 我们显然需要一个以汽油(可能还有煤)驱动、马力全开的生产大循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这些行为看似“精明”,其实是“假聪明”
- 40岁后,男人若想肾脏健壮,三种行为尽量忍住,或能减轻肾脏负担
- 你的这些行为,正悄悄摧毁孩子自信!
- 离谱!皇马后卫抛弃怀孕9个月女友,不满女友行为要求赔偿6万元
- 新学期,最和谐的关系是:老师做好领路人,家长做好榜样,我们共勉!
- 女人动情了,她会出现一个“行为”,很冲动
- 女人在朋友圈有几种行为,会让自己很“掉价”
- 男人对女人有这七种行为,说明你的身价很高?
- 你读懂孩子行走敏感期的行为了吗?你做对了吗?
- “闺女,以后别拿我的东西了”儿媳把小姑子当榜样效仿,治服姑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