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喝水都得比一比,家长越强调竞争,孩子就越容易输不起

你是不是总是这样鼓励自己的孩子:
吃饭的时候 , 我们比一比谁吃饭吃得最快
跑步的时候 , 我们比一比看谁得第一
做游戏的时候 , 我们比一比谁能赢
穿衣服的时候 , 我们比一比谁穿得最好
只要是我们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情 , 或者想要鼓励孩子的时候 , 就会用这种比赛争第一的方式来刺激孩子 。
吃饭喝水都得比一比,家长越强调竞争,孩子就越容易输不起
文章图片
比比谁第一 , 为什么家长普遍喜欢用这种方法
比比谁第一、比比谁最棒 , 这种激励孩子的话术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 家长之所以喜欢这么说 , 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想要培养孩子的争强好胜之心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各种竞争的洪流中处于中上游 , 这个期许很接地气很真实 , 毕竟中考、高考需要竞争、职场需要竞争 , “竞争”不就是得争一争、抢一抢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嘛 。
那如何才能让孩子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呢?当然是得从生活中的各种小事争起 , 吃饭穿衣、游戏学习 , 各种比赛 , 只要有别的人参与 , 咱就得让孩子争强好胜 , 勇夺第一 。
2、这种话术很容易就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渴望得到大人的赞美和认可 , 得了第一名的那个孩子总是会收到满满当当的表扬 , 然后会更卖力的表现 , 于是 , 当家长发现孩子不想做某件事或者做得不够好的时候 , 就会下意识的“比一比” 。
比如有几个孩子在小区里骑平衡车 , 骑着骑着大家都不愿意骑了 , 一个孩子的爷爷为了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 让孩子运动起来 , 就说了一句:你们几个比赛 , 看谁骑得最快 , 谁是第一 , 话音刚落 , 几个孩子立马撒开腿拼命地跑起来 , 跑得最快的那个孩子得到了在场的所有家人的掌声和赞美 , 笑得特别开心 , 没跑第一的那几个孩子眼里饱含失落 。
虽然这个方法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 但是事事都用 , 次次都用 , 总是让孩子比一比 , 拿第一 , 长久之下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
吃饭喝水都得比一比,家长越强调竞争,孩子就越容易输不起
文章图片
比比谁第一 , 总是让孩子去竞争的弊端
1、难以让孩子形成客观的、全面的自我评价
三四岁的孩子正处在自我意识的发展期 , 他们还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 , 对自己的评价绝大部分来自于他人 , 比如家长、老师、同伴 。
比一比这种方式 , 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单一的感受:大人总是赞美那些得第一、赢了、成功了的孩子 , 只有这么做才是“我才是好的、被认可的” 。
小年龄阶段的游戏、吃喝拉撒都被家长拿来比一比 , 被比下去的孩子在家长失望的眼神、失落的语气中 , 感受到自己的“不好” , 认为自己很差劲 。
一旦孩子对自己形成这样的负面评价 , 自卑就会困扰着孩子 。
2、孩子要么输不起 , 要么退缩逃避
总是让孩子比一比 , 孩子可能会出现两种状态:要么必须第一 , 要么退缩不前 。
孩子总拿第一其实并非好事 , 第一这种光环一方面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 另一方面也会带来虚荣感 , 可是有句话叫做天外有天 , 人外有人 , 当孩子进入到更大的竞争圈中 , 他会猛然发现比自己优秀的人太多太多了 , 当第一的光环失去以后 , 孩子可能无法承受“输掉了”这种打击 。
退缩不前的孩子则会否定自己 , 与其努力了以后拿不到第一 , 不如不要再努力了 , 干脆不要参加这些比一比的事情了 , 只要我拒绝参加 , 就不会出现我拿不到第一这个结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