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时代降临 奶爸们的喜怒哀乐应受尊重( 二 )


上海 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曹子芳认为 , 在美国和欧洲 , “全职爸爸”相当普遍 , 公共场合随处可见抱着孩子的年轻爸爸 , 甚至在一些会议上也能看到妈妈专心开会、爸爸哄孩子的现象 。我国一些地方出现“全职爸爸”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变革 , 也是父亲参与、重视家庭教育的体现 。
一些专家指出 , 父亲参与育儿不仅需要妻子和亲属的支持 , 更需要各种社会组织、职场、社区乃至政府社会政策的支持 。目前 , 父亲角色的专业训练相当缺乏 , 一些相关培训的对象往往以女性为主 。另外 , 父亲教育的相关课程尤其是具有专业资质的教育资源仍十分缺乏 。
“全职奶爸” 开始风行
美国:有200万“全职奶爸”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 , 有报道称 , 父亲分担育儿职责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 在关心子女成长的美国中等收入家庭中尤为风行 。如今有两百万美国父亲选择留在家里带孩子 , 而让妻子去工作养家 。惠普前女总裁卡莉·费奥利那的丈夫就曾是其中的一员 。这些“全职爸爸”乐此不疲 , 还利用互联网互相鼓励 , 组织“全职爸爸协会” 。
德国:实行生育优惠政策
为了鼓励生育 , 德国从今年起开始实行“父母金”政策 , 政府拨出约40亿欧元 , 给婴儿的父亲或母亲12个月带薪假期 。若申请者是母亲 , 父亲还可以申请额外两个月的产假 。也就是说 , 两人将能享有14个月的带薪产假 。在此期间 , 他们可支取约67%的薪金 。这意味着从2007年起生1个孩子 , 家庭就可获得政府25200欧元的生育奖金 。
除了母亲有停薪留职的育婴假 , 为了鼓励父亲履行照顾孩子的责任 , 德国新政策要求公司给新父亲们两个月的“陪产假” , 并提高父亲们的补贴 。
法国:离婚令称职父亲增加
在法国 , 出现了自觉参与育儿过程的新型“奶爸” 。据几年前的一次民调结果显示 , 74%的丈夫在妻子分娩时身在现场 , 而71%的丈夫打算请1年假与宝宝共享天伦 , 前提是“经济不受影响” 。
另一有趣的现象是 , 离婚使得称职的父亲在增加 。该国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材料显示 , 2004年至2005年 , 法国的离婚率增长了15% , 在孩子出生后一年离异的夫妻比例高达40% , 男女双方轮流负责管孩子的情况也更多起来 , 约占9% 。这一现象的副产品是 , “称职爸爸”的人数反倒上升了 。
英国:多给父亲放产假
今年5月份 , 英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父亲作用的建议 , 其中包括将新生儿母亲的一半产假让给父亲 。离职6个月期间 , 父亲可以扮演“全职奶爸”角色 , 在家照顾婴儿 , 还可获得更多补贴 。
从2009年4月起 , 女方生下孩子6个月后便可选择返回工作岗位 , 将余下6个月产假留给丈夫或男友 。
总结:奶爸并不稀奇 , 只不过在国人的思想里 , 带孩子的必须是妻子 , 在国外早已风行了 , 全职奶爸 , 科学研究也已经证明 , 男性当奶爸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 小编并不呼吁男性当奶爸 , 但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理解奶爸的艰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