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低声说话,才能养出真正听话的宝宝
面对孩子哭闹 , 大吼大叫成了很多父母最得心应手的管教方式 。
可殊不知 , 我们大吼大叫的样子 , 在孩子眼中有多么可怕 , 就像《超级演说家》中赖佩霞说的:“你满嘴都是爱 , 却面目狰狞” 。
所以爱孩子 , 父母就需要和风细雨地低声跟孩子说话 。 那么 , 怎样成为会低声说话的好父母呢?
一、观念正确 , 低声说话不是软弱无能
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 , 亲子之间难免会出现矛盾和着急的时候 , 这时父母会本能的应对 , 不自觉的提高声调 , 冲着孩子吼叫起来 。 也许说者无心 , 但是听者有意 。
著名心理学家默娜·舒尔认为 , 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经常性地大声吼叫 , 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 。
这一点确实和很多过来人的育儿观点大同小异 , 他们认为:“种瓜得瓜 , 种豆得豆 。 你怎么对待孩子 , 孩子就怎么对待你 , 也学着你的样子去对待别人” 。
文章图片
所以 , 父母要学会低声跟孩子说话 。
一方面 , 跟孩子低声说话会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尊重和爱 , 让孩子相信自己是被父母无条件接纳的 。
另一方面 , 低声说话可以为孩子树立为人处世的榜样 , 教会孩子如何用平和的方式处理冲突 , 维护人际关系 。
学会低声说话 , 能与他人和平相处的孩子 , 也将是社会上吃的开 , 走的远的幸运儿 。
二、立即行动 , 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行动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 , 要不就是当下 。 既然已经意识到低声说话是爱孩子的基础 , 唯有立即行动 , 方能让孩子第一时间沐浴在爱的春风里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他成名后 , 很多场合都提到 , 母亲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 他和母亲共同生活的几十年里 , 不管他犯多大的错 , 母亲从来没有大声责怪过他 , 但是母亲默默的爱深深的滋润了他的心田 。
文章图片
曾有一件让他最后悔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 。 由于当时家里特别困难 , 母亲就带着莫言去市场上卖自家种的菜 , 也许是因为金钱的匮乏 , 莫言就有意无意地多收了一个大爷1毛钱 。 母亲得知此事后没有大声责骂 , 只是走过来摸着他的头 , 轻轻地说:“你做的这事让我太丢人了” 。
【原来低声说话,才能养出真正听话的宝宝】虽然母亲只有轻声细语的一句话 , 但是莫言却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 学会了诚信和自尊 , 也让他感受到了母亲的爱 。
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 。 当孩子和父母有分歧时 ,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跟孩子低声说话不仅不会降低了父母的姿态 , 反而会启发孩子自己的认知觉醒 , 让孩子感受纯净的关怀 。
所以 , 从现在就马上开始跟孩子低声说话吧!
三、知行合一 , 成为低声说话的好父母
爱孩子永远都是父母的头等大事 。 为了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 父母需要刻意练习 , 掌握科学的说话方法 。
就像低声说话一样 , 虽然说话是本能 , 父母也意识到了低声说话的重要性 , 但是孩子是千变万化的 。
如何让低声说话内化为一种习惯 , 成为低声说话的好父母?那就是定期复盘 , 刻意练习 , 知行合一 。
文章图片
在《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一书中 , 对于运用低声细语和孩子说话 , 作者给了父母几个方法 , 可以平时多加练习:平静地走向你的孩子 , 首先引起他的注意 。 直接盯着孩子的眼睛 , 在你说话前停顿一会儿 , 如果有需要 , 就蹲下来 。 如果你认为不会让孩子恐惧的话 , 可以轻轻地把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 。 简单清楚地轻声说出你的要求 , 语气要温和而坚定 , 然后离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内卷|原来,一个人的命数能走到哪一步,跟“原生家庭”有关
- “原来,我是可以错过的人。”
- 赢得好人缘交际招
- 孩子几岁会说话才算晚?看这个指标
- 没人逼她,武则天为何主动放弃帝号,原来她想争夺另一个权力
- 找朋友说说话 预防心理疾病先清“病毒”
- 刚出生五十天摔成脑瘫,孩子至今不会说话,怎么办?
- 原来,女人眼中的完美爱人是这样的
- 烟台观海路是哪年修的 原来是这年修好的
-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什么不变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