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孩子曾捡到两枚“手榴弹”,专家:原为一体,价值至少7800万( 二 )
“方国强”对握柄底座挺感兴趣 , 没事就当“手榴弹”扔着玩 , 另一半“鸡”则丢在家里;谁也没想到 , 儿子因为这两件小玩意儿 , 居然又闯祸了 。
那个年代 , 村镇上有不少走镇串乡的贩子 , 专收老物件;这天 , 儿子放学居然带回家一位陌生人 , 也是个收旧货的贩子 。
母亲“李喜凤”挺纳闷“儿子这是啥意思 , 家里有什么老物件 , 我这当娘的怎么不知道?”

文章图片
旧货贩子见家里有大人 , 赶紧向“李喜凤”解释 , 原来是他偶遇方国强 , 尤其孩子手里的玩具挺有意思 。
贩子一问 , 孩子说“捡的‘手榴弹’ , 家里还有一件” , 于是就跟孩子回家看看 , 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 。
“李喜凤”这才放下警惕 , 帮着孩子在角落中找到了另一半“鸡形”铜疙瘩 , 贩子眼睛都看直了 。
研究了半晌 , 贩子对李喜凤说“你家孩子捡到宝了 , 这两件东西本是一件 , 值点钱 , 可惜现在断成了两半 , 但我也收!”

文章图片
说着 , 贩子掏出1000块按在桌子上 , 这就要拿走两件铜疙瘩 。
李喜凤察言观色 , 见贩子两眼放光 , 知道他报虚价 , 于是伸手阻止“这是我家祖传的东西 , 不卖!”
什么“传家宝” , 明明是孩子捡来的玩具 , 李喜凤这么说 , 就是想抬抬价;贩子心领神会 , 明白李喜凤的意思 , 他早听孩子说“东西是捡来的” , 但当时并没有揭穿 。
贩子一笑 , 又拿出2000块“这次我能把东西带走了吧?”

文章图片
这下李喜凤反而犯疑了“第一次拿出1000 , 第二次就成了2000块 , 看样子东西真是宝贝!”
就这样 , 两人来回拉锯 , 价钱也一提再提 , 最后贩子将12000块拍在桌子上 , 口口声声说“这是底价 , 不卖我就走人!”
1995年的“12000块” , 那可不是小数目 , 更何况两件东西还是凭空捡来的;要说不动心 , 那肯定是假的 , 但李喜凤真就没卖 。
原因不难理解 , 身为母亲的“李喜凤” , 虽说家里条件一般 , 但她从小教育儿子 , 自己更是以身作则 , 处处为孩子树立“榜样” 。

文章图片
陕西多文物 , 如今贩子愿意出12000块买两件“铜疙瘩” , 说明东西不简单;如果儿子捡的真要是什么文物 , 自己再给卖了 , 那可是大罪过!
最终 , 李喜凤还是拒绝了贩子 , 并一再告诫儿子“保护文物” 。
话虽这么说 , 其实李喜凤也不知道两件“铜疙瘩”究竟是不是文物 , 这一晚纠结的辗转难眠 。

文章图片
第二天一早 , “李喜凤”抱着两件铜疙瘩进城 , 找到文管部门 , 将事情跟专家讲了一遍 。
专家很重视 , 赶紧组织鉴定 , 最终确认两件铜疙瘩原为“一体” , 应为春秋战国时期 , 贵族才能使用的“熏炉” 。
简单来说 , 儿子“方国强”捡到的两件东西 , 一半是“凤鸟衔环”造型的球形炉体 , 另一半是“覆斗形”底座 , 中间由一根“空心多边形方柱”连接 。
这件“熏炉”通高35.5厘米 , 重约4公斤 , 专家将其命名为“凤鸟衔环铜熏炉” 。

文章图片
具体的专业知识就不讲了 , 反正“李喜凤”没听懂 , 总之文物具有设计巧妙、造型奇特、纹饰瑰丽等特点 , 从精湛工艺来看 , 说“世所罕见”也不过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孩子不爱学习有什么好办法
- 父母交谈时,孩子心跳飙到190次?青少年生命教育先从父母开始
- 6岁还离不开毛绒玩具,孩子过分依赖某一个东西,是怎么回事?
- 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或对孩子成长不利,为什么缺男老师
- 孩子有黄疸可以吃伊可新吗
- 秋天身体不舒服,每天喝一碗它,止咳化痰,女人孩子要多喝
- 百岁任溶溶离世,一辈子为孩子带来快乐
- 《回家》:他人生中最好的14个年头,都奔跑在寻找孩子的路上
- 面对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家长如何回应?
-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抽烟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