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后,儿子将他塑成金身,供奉在家无人敢来拜访

引言
舍侧忽有涌泉 , 味如江水 。 日跃双鲤 , 诗取以供母 。 ——《后汉书》
“涌泉跃鲤”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一个故事 , 这个故事和其他的孝道故事都大同小异 , 因为古代有着非常严重的宗族等级观念 , 所以对于长辈要做到绝对的服从 , 这样才能够被称为是孝顺 。 现代很多人都已经做不到这种孝顺程度了 , 我们才更应该反思自己 , 是怎么让我们变成了现在这样 。
父亲去世后,儿子将他塑成金身,供奉在家无人敢来拜访
文章图片
但是还会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 , 即便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 , 仍然会有一些人仍然是坚守孝道的 , 他们的故事往往会让我们感动不已 , 因为我们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的东西 。 有这样一对父子 , 父亲去世以后 , 儿子将他塑成金身 , 供奉在家中无人敢来拜访 。 这样的儿子力排众议 , 满足了父亲生前的愿望 , 可以称得上是非常孝顺了 。
父亲去世后,儿子将他塑成金身,供奉在家无人敢来拜访
文章图片
这个儿子的名字叫做林上水 , 他的父亲名字叫做林观荣 , 死后能够进行缸葬是林观荣一直以来的梦想 , 因为林观荣此人 , 和佛教有着非常深的渊源 。 林观荣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 那个时代每个家庭都会养育非常多的孩子 , 林观荣在一众兄弟姐妹中显得非常独特 , 因为他表现得就不像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 反而是非常安静 。 林观荣喜欢的东西也很独特 , 他喜欢佛教相关的事物 , 这让他的父母都非常惊讶 , 因为一家人中没有一个信仰佛教的人 , 可能是因为林观荣本身是一个很有福缘的人 , 对于佛教有一种不自主的向往 。
父亲去世后,儿子将他塑成金身,供奉在家无人敢来拜访
文章图片
同龄人都在进行各项有意思的娱乐活动的时候 , 林观荣最喜欢的地方却是家乡的一座寺庙 , 名字叫做灵山寺 。 他认为寺庙是一个非常清净的地方 , 能够让他得到灵魂的洗涤 , 跟这些僧人的相处也非常愉快自然 , 所以他经常到灵山寺去 。 在这频繁的上下山的过程中 , 林观荣发现了一件非常不便利的事情 , 那就是上下山要走的路 , 因为寺庙在山上 , 依靠着山体修建的路从来都是十分难走的 , 所以林观荣为了能够让山上的僧人下山更方便 , 也为了香客去寺庙更方便 , 他开始自己帮助寺庙重新修建一条路 。
父亲去世后,儿子将他塑成金身,供奉在家无人敢来拜访
文章图片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 但是林观荣从来就没有放弃过 , 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背石头上山 , 他的行为感动了非常多的人 , 但是其他人可能会非常意外的是 , 林观荣虽然亲近佛教 , 但是本身也不是佛教徒 , 他甚至还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 有了林上水这个活泼可爱的儿子 。 林上水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跟着父亲一起去修建山上的小路 , 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 林上水也成为了一个非常喜欢佛教的人 。 根据不完全统计 , 林观荣和林上水前前后后一共背了两千多块石板 , 最后才搭建成了一条方便的路 。
父亲去世后,儿子将他塑成金身,供奉在家无人敢来拜访
文章图片
所有的人都很感谢他们的付出 , 灵山寺的僧人更是把林家父子当成了同样的教徒 , 林观荣在离开人世之前就许下了愿望 , 他去世以后不要按照传统的土葬或者火葬 , 他要实行佛教传统的缸葬 。 缸葬这种丧葬仪式在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 , 长达七千多年 。 人们会用特殊的方式来保存尸体 , 把尸体放进缸中密封 , 从而可以塑成金身 。 这样的丧葬方式很多人都不太接受 , 但是林上水知道自己父亲一生都痴迷的东西就是佛教 , 所以他一定要按照缸葬来安葬自己的父亲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