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临港区蔄山镇:给学习加“料”!让优质教育在校园“落地开花”( 五 )


约6个星期的“棒少年3+X”爱心专属通道活动结业后 , 待努力学生会获得专属“爱心棒少年”胸牌 。 班主任、科任教师、学校的工作人员 , 看到佩戴这种胸牌的孩子 , 会关注他们语言、行为上积极的方面 , 尽可能地给予其更多、更积极的评价力量 。
“改变是需要时间的 , 只要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就可以了 , 原来你能认真写半页 , 现在能坚持写十行 , 就很棒了!大家加油!”作为学校的“棒少年荣誉讲师” , 小华在给第三批“棒少年”学员分享经验时这样说道 。
“我们相信‘棒少年3+X’爱心评价通道还会继续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小华”同学走上成长之路 , 为其注入动力 , 用爱催化蝶变 。 ”姜涛说 。
黄岚小学:学生在劳动中成为最美风景
地处米山水库上游的黄岚小学 , 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小学 , 学校65%以上的面积是植物园 。 这里 , 自然秀美、山清水秀、田园惬意 , 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
但遗憾的是 , 周边35个村里目前只有不到200名学生在这里求学 , 而这些孩子也多是留守儿童、单亲、贫困生等 。 这样的一群孩子 ,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同样身为人母的黄岚小学校长周庆龄提出——对标学校门口的两棵36岁老杨树 , 厚植杨树精神 , 坚持劳动育人 , 让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孩子们既扎根大地、脚踏实地 , 又可心怀远大 , 仰望星空、奋发向上 。
在这里 , 劳动不再是“走过场”
如果你在清晨走进黄岚小学 , 你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来上学的孩子们放下书包后 , 聆听着学校广播里的播放的《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背景音乐 , 就快乐地拿起扫帚等工具 , 结伴开始收拾教室、走廊、校园广场的卫生了 , 伴着清晨的阳光 , 校园里很快焕然一新 。
“在推行劳动教育之前 , 我们认真做过调查 。 这些孩子虽然身处农村 , 但大多数孩子也不会干农活 , 其实 , 孩子们是缺乏劳动教育的 。 ”周庆龄坦言 , 也正因为如此 , 黄岚小学决定因地制宜 , 结合学校实际 , 从多个维度尽可能多地开展劳动教育——
在专业的劳动实践基地上 , 学校在北面开设专门的樱桃园、在校门口开辟小花园、在学校木质长廊旁栽上紫藤 , 给孩子们一份专属的“果园”“花园”;
在日常劳动实践中 , 学校做好学生分工 , 让学生们每天都可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卫生清扫等劳动活动;
在守护老杨树的过程中 , 学校引导学生参与杨树管理 , 让学生们了解杨树特征、生活习性 , 开展“我和杨树共成长”知识竞赛活动 , 聘请专业老师教孩子们如何给杨树施肥、剪枝等;
……
简单说 , 为了有效推行劳动教育 , 黄岚小学统筹了学校内所有可用资源 , 尽可能多地为孩子们创造参与劳动、用心劳动的机会 。 劳动 , 在这里 , 不再只是“走过场” 。
在这里 , 劳动成为科学教育
有机会劳动 , 只是劳动教育的第一步 。 其实 , 劳动教育不同于劳技教学 , 也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去“干活儿” , 而是强调把劳动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 通过劳动进行教育 , 让学生在劳动中接受多方面教育 。
在校长周庆龄的考虑里 , 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 , 成为一个既系统、又具备融合性和项目化的科学教育体系 。 为此 , 黄岚小学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落实路径 , 提高劳动教育工作水平 。 在劳动教育的课程开发里 , 学校确定了杨树领域的杨树精神课程、创意领域的能工巧匠课程、农业领域的幸福田园课程和服务业领域的志愿服务课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