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 , 打开微信 , 难免要群聊几句 。
在同学群、亲戚朋友群里不说话 , 没有关系 , 毕竟没有什么打紧的事情 。
工作群就不一样了 , 上司发话了 , 立马回应 , 才是应有的样子;有工作任务安排 , 说“收到了” , 是自己的礼貌 。
如果你观察一番 , 就会发现一些人很少说话 , 显得格格不入 , 却始终受欢迎 。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 。 ”
特别的人 , 自然有特别的地方 , 值得我们学习 , 不需要刻意排斥 。
本文图片
01
工作难以被替代的人 , 是单位的定海神针 。
关于爱因斯坦 , 有这样的描述: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 写论文 , 每天只吃几块面包 。 除了和身边的人探讨科学 , 议论相关问题 , 剩下的就是“安静” 。 他还不善言辞 , 把精力用在行动上 。
设想一下 , 如果爱因斯坦做实验时 , 被人打扰了 , 或者时不时有手机铃声响起 , 还得去回复一句“我看到了、给你一百个赞” , 岂不是乱套了 。
在我们身边 , 不会有爱因斯坦 , 但也有类似的同事 。 他们从事技术岗位 , 工作期间是不能被打扰的 , 就是上司有什么要求 , 也要寻找恰当的时间进行沟通 。
此外 , 一些业务骨干 , 他们常常奔波在外 , 要和客户沟通 。 出于对客户的礼貌 , 不会总是低头看手机 , 甚至在谈判时 , 手机在静音状态 。 不会回复消息 , 是可以被理解的 。 要是把他辞退了 , 单位的效益 , 难免会滑坡 。
单位上 , 一个人做到了不能随便被替代 , 那么他“我行我素”就能够被理解和包容了 。
02
主动边缘化的人 , 习惯了做自己 。
很多人以为 , 到了职场 , 主动和上司接洽 , 工作尽量积极向上 , 就会有更多提拔加薪的机会 。
得到上司的青睐 , 职场就好混了 。 这是普通人的捷径 。
有句话说得好:“一批人找到了捷径 , 并且一起行动 , 捷径也会堵车 。 ”
当捷径行不通的时候 , 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
北宋的苏轼被贬到惠阳 , 日子很艰难 。 但是他没有积极拉拢身边的人 , 讨好上司 , 而是想办法调整心态 , 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
他在给弟弟的信里说 , 当地的权贵都去争夺羊肉 , 他却在一旁观望 。 等大家把肉买完了 , 他就去买羊骨头 。
回到家 , 把羊骨头烘烤一番 , 味道特别好 。 最开心的是 , 身边有狗在等待骨头落地的那一刻 。
有一种人生 , 叫“自得其乐” 。
学会哄自己开心 , 就真正开心了 。 那些在群里假装开心的人 , 其实是“别扭”的 , 做着违心的事情 。
一个人被边缘化 , 意味着被人孤立了 , 很难受;主动边缘化就不一样了 , 独来独往的样子 , 很享受 。
本文图片
03
内心通透的人 , 看淡了各种“阿谀奉承” 。
从前 , 有一个叫瓠里子的官员 , 从吴国去了粤地 。
他到了河边 , 不知道哪条船是官船 。 毕竟 , 他平时被手下的人奉为上宾 , 啥事都有人代劳 。
路边的人告诉他:“看到那些帆布很旧的船 , 就是官船 。 ”
瓠里子按照指引 , 找到了“官船” , 才知道自己受骗了 。 不过他深有感触地说了一句:“如今 , 把老百姓当做‘上宾’的官员 , 太少了 。 ”
水能载舟 , 亦能覆舟 。 如果一个单位 , 所有的人都对上司阿谀奉承 , 就会陷入危机 。 你发现了这一点 , 就要早做打算 , 另谋高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男友|《罚罪》:初恋男友VS贴心上司,女人的最爱应该是谁?
- 湖南|在外工作的湖南女子收到爷爷奶奶寄来的包裹,打开后顿时泪奔
- 人才|有人说:想升职加薪,工作就别太认真,为何有如此一说?
- “我错了”见儿子白天工作晚上睡医院,偏心儿子的母亲后悔了
- 我在德国打拼14年,娶小7岁德国博士老婆,妻子一心想到中国工作
- 英王室消息人士谈女王生前最后时刻:完成首相交接工作后“放手”
- 伊丽莎白·特拉斯|英王室消息人士谈女王生前最后时刻:完成首相交接工作后“放手”
- 30岁宝妈儿女双全,辞掉工作全职带娃,你们觉得值吗?
- 没有边界感的家长有多窒息?大学毕业留外地工作,就成了没良心
- 教师节要不要送礼?家长群里吵翻了,幼师告诉你“送”什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