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薇诺娜陷入突围困境


品牌|薇诺娜陷入突围困境
文章插图
文 | 新熵,作者 | 于松叶,编辑 | 关山
纵观近几年的美妆护肤品领域,会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即“铁打的海外大牌,流水的新兴国货”。在今年“史上最长618”落下帷幕后,美妆护肤品赛道的数据又验证了这一趋势。
今年618,薇诺娜蝉联天猫美妆国货新锐第一。但放眼整个美妆护肤品类目,薇诺娜和一众海外品牌的差距依然明显。生意参谋数据显示,5月24日至6月20日期间,天猫美容护肤/美体/精油高交易店铺中,前9席均为海外品牌,薇诺娜勉强挤进前10。
虽然仍有上升空间,但在一众拥有巨头背景的海外品牌的夹击中突围,薇诺娜戴住了“国货之光”的帽子。
在美妆护肤品领域,薇诺娜是近几年的新晋爆款品牌。在资本领域,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也风光无限。2021年3月25日,贝泰妮成功登陆创业板。然而A股上市不到3个月,贝泰妮又于6月中旬发布公告称,拟启动赴港二次上市。
薇诺娜的爆红,得益于新式营销,更得益于“药妆”概念的火热。不幸的是,薇诺娜出圈之后,“药妆”概念就迅速折戟,薇诺娜亟需为资本市场讲出新的故事。而面对敏感肌市场有限、国内外品牌的前后夹击的窘境,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则需要开拓新的疆土。
爆红并非偶然薇诺娜的爆红,并非偶然,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在时机上,薇诺娜于2018年开始走红,彼时,正是小红书和种草经济迅速崛起的时期,在这股浪潮下,品牌有了低成本触达消费者、精准触达目标用户的机会,于是,大批在概念和品质上有亮点的品牌迅速破圈,薇诺娜就是其中之一。
打出了“专注敏感肌”口号的薇诺娜,填补了国内“药妆”这一领域的空白。“药妆”这一概念由美国博士Albert Kligman在1984年提出,即介于化妆品与药品之间的护肤品。随后的二三十年里,美国、法国、日本的“药妆”品牌纷纷崛起,为“药妆”市场打下了受众基础。
新式护肤概念和医学美容的兴起,也侧面助推了“药妆”的发展。近几年,护肤博主内卷严重,逐渐地,带有“学术派”光环的成分党博主成了护肤界的主流,他们侧重于分析护肤品成分的功效,引导粉丝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经过成分党博主们的宣传,“药妆”概念进一步普及,薇诺娜旗下的特殊功效化妆品也顺势俘获了目标用户。
此外,许多女性在做完医美项目之后,往往不能使用普通护肤品,需要更加温和的护肤品,如械字号面膜等产品。所以,拥有械字号护肤品的薇诺娜又在一个细分的需求领域占尽先机。
在品牌实力上,薇诺娜的药企基因和创始人背景也是很大的加分项。2006年,滇虹药业确立了以药品为主体,以日化品和保健品为两翼的发展战略。2007年,薇诺娜在滇虹药业内部立项,成为日化战略的布局品牌之一,并得到了滇虹内部的技术和资源扶持。
2011年,滇虹药业筹划A股上市之际,将并无起色的薇诺娜品牌及相关无形资产全部转让给了一年前成立的昆明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贝泰妮3位创始人将全部股权转让给昆明诺娜科技有限公司(81%)和昆明臻丽咨询有限公司(19%)。其中,诺娜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就是时任滇虹集团董事长的郭振宇。
品牌|薇诺娜陷入突围困境
文章插图
郭振宇履历
郭振宇是位学者型企业家,早年有海外科研经历。在滇虹期间,郭振宇积累了一定的品牌运作经验。2003年,针对滇虹旗下产品繁多,营销疲软的情况,郭振宇选择将康王洗剂进行重点打造,结果大获成功,当年销售额破亿。郭振宇还深谙品牌营销之道,2008年,滇虹高价中标央视广告,将康王洗剂的广告送进了央视黄金时段。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