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有个小小人|接受精神分析后,我画下了漂浮眼前的画、写出了埋藏心底的诗
原作者丨虫虫
摘编丨肖舒妍
此前 , 虫虫从未尝试过全凭想象的创作 。 她是一位旅行绘本画家 , 笔下画的全是旅行途中真实的所见所闻 。 绘画于她 , 是爱好 , 是工作 , 是生存技能 , 却从来不是信马由缰的想象 。 因为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 曾有几段时期她完全无法拿起画笔 , 一度认为自己再也不会画画了 。
但在接受精神分析治疗后 , 她常感到有画面堵在胸口、有情绪从心中奔涌而出 。 于是她拿起笔 , 画下眼前漂浮的画面、写下埋藏心底的情绪 , 画完写完 , 就像从心里拿掉一块石头 。 画画于她 , 终于成为一种释放 。
她的画里 , 常常出现一个小人 。 一开始 , 小人好小好小 , 总在逃避、总在害怕 , 在一头大狮子前瑟瑟发抖 , 可是后来 , 小人交到了朋友 , 看见了风 , 骑到了狮子身上跑向远方 。 她的文字 , 像是絮絮叨叨的自白 , 像是和朋友倾诉的牢骚 , 偶尔又像是被风吹出来的诗 。
有一天 , 虫虫的孩子告诉她:“妈妈 , 把你困在心里面的话说出来吧 。 ……就是有些话你想说 , 但是没有说 , 它就被困住了 。 你把它说出来 , 就是救了它 。 ”
这就是虫虫从心里救出的诗与画 。
本文图片
《我心里有个小小人》 , 作者:虫虫 , 版本:乐府文化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21年6月
以下内容和图片均出自《我心里有个小小人》一书 , 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
本文图片
“我昨晚写了一首诗 。 ”
“……”
“背给你听吧 。 ”
“……”
有时候 , 我会强行在精神分析里读诗 。 因为这就是我的语言啊 , 我说话的方式 。 虽然我知道 , 诗不需要真的被分析 , 但写诗这件事 , 当然可以被说出来 。
本文图片
【我心里有个小小人|接受精神分析后,我画下了漂浮眼前的画、写出了埋藏心底的诗】很多年前的一个夏天 , 我和朋友在垦丁旅行 。 连续下了几天大雨 , 有一天早上晴了 。 我想起昨晚走的路很好看 , 就一个人出门了 。 没想到白天更好看 。 走了很久都没见到一个人 , 只有大片大片白色的蜘蛛兰、繁茂的野草和舒展的大树 。 它们都挂满露珠 , 风一吹就唱起歌来 , 那绿波荡漾的气派 , 着实让人惊艳 。 我一路目瞪口呆 , 可我遇到的那些小鸟小虫和小动物 , 它们多么淡定 。
我嘲笑自己少见多怪 , 写了一段诗:
蛙与蝉
鸟与蝴蝶
傲慢地享用寻常清晨
哪像我
被美得战战兢兢
我尝试画下那个场景 , 但根本不可能 , 画传递不了那样的战战兢兢 。 从此 , 我就常常想——要不 , 写首诗吧 。
我不是诗人 ,但写诗不需要身份 。 甚至 , 也不需要形式 。
美国有一位研究贝壳的盲人科学家 , 叫海尔特·J . 弗尔迈伊(Geerat J.Vermeij) 。 他说 , 他在森林里 , 只用听觉和触觉 , 就能感受到无比丰富的周围 。 比如风吹过橡树和桦树顶端的声音 , 云雀的叫声 , 太阳温暖着皮肤 , 带出白丁香花的芳香 。 他说:“我无法欣赏颜色 , 看不到美丽的云朵、树林和原野 , 或者远方的教堂 , 看不到在草地上静静吃草的羊群……但这里有这么多可以享受的东西 , 这样丰富的情感 , 使我很难为失去视觉而沮丧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张萌: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我有三大方法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想念不联系,牵挂不打扰,把你放在内心深处,是我最后爱你的方式
- 我们终究和次爱的人,一起欢喜了余生
- 深爱不纠缠,是我赠给你的最后的温柔与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