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蔚生物|详解骨髓微环境中干细胞与造血的关系


领蔚生物|详解骨髓微环境中干细胞与造血的关系
文章图片
领蔚生物|详解骨髓微环境中干细胞与造血的关系
文章图片
领蔚生物|详解骨髓微环境中干细胞与造血的关系

Schofield在1978年提出骨髓造血干细胞(HSC)生态位(niche)的概念[1
, 生态位由血管、神经和多种细胞组成 , 主要是间充质干细胞(MSC)和内皮细胞(EC) , 这些细胞构成维持干细胞的微环境[2-4

由多种细胞组成的骨髓微环境作为HSC存活和发挥功能的生态位 , 调控HSC的功能特性 , 如自我更新(S)、成熟(M)、凋亡(A)、静息(R)和迁移(T) , 这些功能特性统称为HSC的“SMART”特性[5



骨髓微环境中 , 除了各种细胞 , 还有进出骨髓腔的血管和神经 , 通过相互接触或信号转导 , 共同形成HSC的调节网络[6


MSC是骨髓基质细胞中非常重要的前体干/祖细胞 , 通过局部产生的可溶性因子进行自分泌和旁分泌活动 , 参与了骨髓微环境的生理功能和稳态的维护[7 8
。 Notch和Wnt信号是高度保守的细胞间通讯通路 , 也是骨髓微环境中的造血干细胞和MSC之间细胞信息交流的桥梁[9
。  随着年龄增大 , 高造血活性红骨髓的比例逐渐下降 , 脂肪性非造血性黄骨髓的比例增加[10 11
。 人体的正常衰老与造血系统体的细胞突变频率增加有关 , 衰老为突变细胞提供竞争性生长优势和进行性克隆扩增(克隆造血) , 其中最常见的是DNM3TA、TET2和ASXL1基因 , 从而导致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12-15
。 造血系统的克隆性增殖 , 也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高发病率、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发病率以及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增加有关[16 17


骨髓血液疾病 , 包括骨髓增生性肿瘤(MPN)、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ALL和AML)和多发性骨髓瘤(MM)等 , 其发病率可能会继续增加 , 疾病相关的死亡率也会随之增加 。 骨髓中富含MSC , 那么MSC和血液疾病有何病理生理的关系?
1 , MPN和MSC
当骨髓里的造血干/祖细胞恶变为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c stem cell) , 伴随着多种因子的改变(包括IL-1、IL-6、G-CSF、TGF-β、TPO、CCL3、MIP-1α等) , 从而诱导骨髓MSC向成骨细胞分化增强 , 加剧了骨髓微环境的恶化 , 促进了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骨髓纤维化[18
。 MSC能分泌多种MMP蛋白 , 多种动物模型都显示出MSC的抗纤维化活性 , 但是骨髓中的MSC却没能阻止MPN患者的骨髓纤维化 , 那么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因为骨髓中的MSC数量太少 , 以至于不足于阻断或者逆转MPN患者的骨髓纤维化病理变化进程 。
2 , MDS和MSC
有证据表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无效造血也可能是由于骨髓微环境的异常 , 包括造血干细胞-基质细胞相互作用、基质细胞分泌因子的释放和免疫调节的改变[19
。  早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 , 就认识到骨髓MSC为成骨干细胞(osteogenic stem cells) , 经过20-30次的倍增增殖后 , 植入大鼠腹膜内依然可以形成骨组织[20-22
;而且通过转基因小鼠实验证明骨髓MSC在体内向骨细胞分化 , 在成骨祖细胞增多的同时 , 耗竭骨髓中的MSC[23 24
。 MSC向成骨分化和成骨细胞功能障碍在MDS进展中起重要作用[25 26
。 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相比 , MDS患者的骨异常 , 显示成骨细胞数量减少和骨质疏松[27
。 成骨分化相关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的表达水平准确地反映了MSC成骨分化潜能的差异 , 而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在MDS-MSC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 表明老年MDS中MSC的成骨分化潜能降低[28 29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