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在时间的尘埃里,一切栩栩如生……( 五 )


不远处有个售货车 , 父亲大概要买烟 , 便带着我走过去 。 走近了才发现 , 售货员是个年纪尚轻的女性 。 借着昏暗的灯光 , 我们看得出她眉眼清秀 , 鼻尖被冻得红红的 , 双手也冻红了 , 并没有戴手套 。 她的头巾是有些旧的格子款 , 被折成三角 , 在已经冻红的下巴颏那里牢牢地打了个结 , 薄薄的嘴唇有些苍白 , 长长的睫毛 , 似乎暗示着她的韶华依旧 。 她从嘴里呼出的白气给自己营造了一种简陋的朦胧之美 , 她不停地活动双脚 , 跺着落满灰尘、过于肥大的棉鞋 。 在空荡寂静的站台上 , 她显然算得上是暗夜里的一抹亮色 , 是唯一的微光 , 唯一的温情 , 父亲向她投以关注的目光 。 想必这个女性也注意到了 , 目光容易让人心领神会 , 比话语更会传情达意 。 别以为你看别人 , 别人发觉不了 , 陌生人与陌生人交流所使用的眼神 , 是种特殊的媒介 , 简单直接 , 可胜过一切语言 。 像爱默生说过的 , “眼神里的语言世界任何地方的人都能理解” , 是的 , 理解与接纳 , 或许还有默契与交流 , 具有神奇的魔力 。
在父亲买烟的时候 , 他目光对准了一本《袖珍现代汉语成语小词典》 , 是商务印书馆的 , 带着浅蓝色磨砂塑料封皮的那种 。 天冷啊 , 封皮给冻得梆梆硬 , 它被混杂在一堆食物当中 , 在简陋的小推车上无人理会 。 父亲还是识货的 , 他把手伸过去拿书 , 此时我发现 , 父亲的手原来如此精致 , 比女售货员的手更像女人的 , 又白又细腻 , 仿佛天生应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似的 。 他仔仔细细地看了小词典前面几页 , 拿了一包内蒙古出的“千里山”牌香烟 , 并没有打算给我买零食 。 在他看来 , 吃零食是浪费 , 是不应该的 , 小孩只要能吃饱饭就可以了 。
父亲正要掏钱的时候 , 面前伸过来一只乌黑皴裂的手 , “行行好 , 行行好 , 遭灾了 , 家是陕西神木的” , 浓重的鼻音 , 陌生的腔调 , 听得让人不好受 。 那个时候小镇上的人们 , 除了知道北京上海地拉那平壤河内万象金边 , 再就是知道神木 。 这个地方好像永远在遭灾 , 永远有各种年龄的乞丐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不期而至 。 他们的悲情让人麻木、无奈 。 父亲不理会这个乞丐 , 他从裤子口袋里捏出一张票子 。 父亲从不带钱包 , 他向来不要钱包 , 可能是吃过丢钱包的亏吧 。 他把一张大票子交给售货员 , 购买两件商品找回来的钱其实还是不少的 。 那时候商品的定价有零有整 , 找回来的钱同样毛票钢镚都有 , 他抽了一张给了我 , 其他的都给了那个要饭的 , 这显然大大超出了乞丐的意料 。 老头打躬作揖千恩万谢 。 但父亲并不理会 , 他把小词典交到我手里 , 离开小推车 , 到一边点着了烟 。 抽了不到半支烟 , 火车就进站了 。
好书推荐
火车|在时间的尘埃里,一切栩栩如生……
本文图片
火车|在时间的尘埃里,一切栩栩如生……
本文图片
《岁月的颗粒》
梁鸿鹰/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3月
【火车|在时间的尘埃里,一切栩栩如生……】《岁月的颗粒》是作家梁鸿鹰第一部散文集 。 作者落笔记忆的深处 , 俯拾幼时的经历 , 重返过往岁月中那些深幽清澈的秘境 。 从《最初的年头》《我与母亲的十二年》《夏季的爱与欲》 , 到《哦 , 那一年的高考与假日》《执子之手》《盈盈尺素》……可感知作者溯生命生活之河而上 , 寻心灵情感的写作之径 。 家庭往事、青春记忆、小镇生活、塞外风景 , 在时间的尘埃里 , 一切栩栩如生……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