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心理|寻子24年报废10辆摩托车,刘德华的“儿子”终于找到!但悲剧还没结束......( 三 )


在这个阶段 , 父母和孩子会建立一生的羁绊 , 而一旦过了这个“窗口期” , 再去重建 , 那就千难万难 。
所以对于这些被拐家庭而言 , 最大的悲哀往往是:没找到的时候 , 要经受“永远渺茫的希望的折磨”;
找寻到之后 , 却还要经历“最亲的陌生人”的折磨 。
对于郭刚堂一家而言 , 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不能被忽视 , 那就是:郭新振到底认谁?
一边是养育之恩 , 一边是生育之恩 。
有人认为养父母对郭新振的抚养本身就是不合法的 , 既然现在已经找到了亲生父母 , 理应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还有人认为养父母已经养育郭新振这么多年 , 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 , 亲生父母的出现也是在破坏另一个家庭 。
对于这个问题 , 郭刚堂早已设想过 , 也做好了准备 。
他说自己尊重儿子的一切选择:


“如果儿子愿意孝顺养父母 , 郭家会坦然接受 , 发自肺腑地尊重孩子的决定 。 ”
“就当是一门亲戚 , 这样去走动 , 就两个字:真诚 。 ”
真诚——是郭刚堂一直以来的信仰与坚持 。
我们始终有选择的机会 , 而选择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这个世界时 , 即使眼前已没有道路可走 , 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
相信所有失散的人儿 , 终会在这条道路上得以团聚 。
03
每一个被拐卖的儿童 , 不论正被怎样地对待着 , 他们也曾是父母的心头肉 , 永远的牵挂 。
每年都有20万的儿童失踪 , 这背后是多少破碎的家庭 。
郭刚堂曾说过:“拐卖是比谋杀更重的罪孽 。 ”
你在大街上偶然遇到的一个人 , 他可能是另一个人日日夜夜都盼望着想要见一面的人 。
在电影《失孤》的结尾 , 男主角找到佛家去点化 。
他问:为什么是我 。
这也是所有正在经历不幸或是曾经经历过不幸的人都想知道的答案 。
但是他们可以得到的答案或许是:为什么不是你?

“天地不仁 , 以万物为刍狗 。 ”
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 天地顺其自然 , 一切犹如随风入夜 , 润物无声 。
不会因为你死磕到底的坚持 , 就一定会点亮你的希望;
也不会因为你选择放下不再执着 , 就彻底断去你的转机 。
走过的路 , 见过的人 , 各有其因 , 各有其缘 。
在坚持与放下之间 , 有着太多矛盾的痛苦 。
如果要问我到底该如何选择 , 我会说:
前半生坚持 ,
后半生放下 。
柏拉图说过:

人生最遗憾的 , 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 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
世界上的东西从不会十全十美 , 不论怎么审慎 , 都会留有遗憾 , 选择得到“一半”放下“一半” , 最好不过 。
最后 , 愿所有被拐的儿童都能平安回家;
天下的孩童都能在父母的庇佑下健康长大;
世上所有的家庭都能一直美满如初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