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养生知识|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地黄,凉血的生地黄,如何变成生血的熟地黄?


深度养生知识|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地黄,凉血的生地黄,如何变成生血的熟地黄?
文章图片
深度养生知识|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地黄,凉血的生地黄,如何变成生血的熟地黄?
文章图片
深度养生知识|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地黄,凉血的生地黄,如何变成生血的熟地黄?
文章图片
【深度养生知识|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地黄,凉血的生地黄,如何变成生血的熟地黄?】
深度养生知识|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地黄,凉血的生地黄,如何变成生血的熟地黄?
文章图片

走近中药 , 认识一下地黄 , 如何从生地黄变成熟地黄?
地黄是一味很常用的中药 ,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多少听说过它的名字 。 在《神农本草经》里 , 地黄被列为“上品” , 古人甚至有久服地黄能延年益寿的说法 。
实际上 , 随着年代的演变 , 我们现在见到的地黄有生地黄和熟地黄之分 。 后者是前者的“加工”品 , 但它们的生熟之分 , 和我们日常生活里“生米煮成熟饭”的做法是有所不同的 。 但无论如何 , 首先还是得从生地黄说起 。
从植物属性来说 , 地黄属于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 入药部分是地黄的干燥块根 。 主产于河南的温县、博爱、怀庆、武陟、孟县等地 , 其中 , 河南怀庆府的地黄被称为道地药材 。
从外观上看 , 地黄呈不规则的块状或长条形 , 纹锤形 , 全身扭曲皱缩 , 大小不一 , 直径在1到5厘米左右 , 长在5到15厘米之间 , 表面灰棕色 , 多皱褶及沟纹 , 粗糙但质地致密 , 断面紫黑色或乌黑色 , 油润而有光泽 。 有少许的香气 , 味微苦而甜 。 入药者以个头肥大、质致密沉重、断面油润、紫黑色者为佳 。
现代科学发现 , 生地黄的主要成分有地黄素、梓醇、多种氨基酸等 。 其功效与作用有三个主要方面:

  • 止血;
  • 强心、利尿 , 解热 。
  • 降血糖;

传统本草家认为 , 生地黄性味甘苦而寒 , 能入心肝肾三经 , 主要就是能滋阴凉血 。 常用于阴虚发热 , 热病伤阴 , 烦渴、骨蒸、斑疹、吐衄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胎动不安等症 。 一般直接生用 , 也有炒黄、炒炭的炮制方法 。
综合历代医家对于生地黄的使用经验 , 大概有如下几种:
1、温病 。
内热炽盛的温病证候 , 有舌绛、口渴、便秘、睡眠不安等表现 , 生地黄常与玄参、麦冬等配伍清热 , 如增液汤 。 所谓增液 , 并不是真正能够增加体液 , 而是通过清热而减少水分的消耗;
2、血热出血 。
生地黄也可以用于治吐血、衄血 , 常与茅根、芦根等配伍;
对于小便出血 , 则与木通、车前子配伍;
如果属于痔疮出血 , 常与槐角、地榆配伍 。
但如因阳虚、气虚引起的出血证候 , 或因出血两致阳虚、气虚 , 生地就不宜使用了 。
3、阴虚内热 。
在很多养阴清热的方剂内 , 生地几乎是不可少的 。 一般常与鳖甲、地骨皮、知母等配伍 。
对于阴虚引起的咽喉不利甚至喉痹 , 可与甘草、薄荷、山豆根等配伍 。
对于阴虚火旺所致的大便干结、习惯性便秘 , 也可用生地煎水 , 或者和瘦肉煮汤 。
4、血热所致的皮肤病问题:
血热斑疹、或者荨麻疹、湿疹、皮癣等 。 生地可以与蒺藜、白鲜皮、防风等配伍;
如属于血热所致的疮疤 , 则可以和夏枯草配伍 。
5、消渴: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