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东写故事|华莱士的崛起具有偶然性,而出现监管漏洞具有必然性


我在广东写故事|华莱士的崛起具有偶然性,而出现监管漏洞具有必然性
文章图片
我在广东写故事|华莱士的崛起具有偶然性,而出现监管漏洞具有必然性


近日 , 有视频博主卧底拍摄调查西式快餐连锁店华莱士 , 发现卫生问题惨不忍睹 , 掉在地上的鸡块捡起来继续用等 , 不少网友看了视频表示“要吐了” 。
随后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迅速组织力量对华莱士上海门店进行了专项突击检查 , 并约谈了华莱士上海总部 。 一时间 , 把这家号称外卖平台销量第一的炸鸡店品牌推上了风口浪尖 。
华莱士至今全国加盟店已超过一万家 , 它的成功 , 既是草根创业的成功典范 , 也是民族品牌在西式餐饮领域的奇迹 。 纵观它的发展史 , 它的崛起具有偶然性 , 但同时 , 它的管理漏洞也存在必然性 。
【我在广东写故事|华莱士的崛起具有偶然性,而出现监管漏洞具有必然性】不少人在企业做大之后分享成功经验 , 表现得仿佛早早就高瞻远瞩 , 深谋远虑和胸有成竹 。 实际呢 , 大部分人起初仅仅是抱着一个小小的目标和简单的想法开始的 , 只不过是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 , 不断失败 , 不断摸索和调整 , 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 他们的成功既有个人努力的成分 , 也有时代机遇的偶然性 。
例如新东方的俞敏洪 , 当初穷得要死 , 想去美国读书但不够钱 , 就想了个办法 , 办个英语培训班赚点学费 , 谁知道 , 一不小心后面越做越大 , 后来直接连美国都不去了 , 书也不读了 。 用罗永浩的话来说 , 俞敏洪这是“happy accident” 。
华莱士的崛起也是如此 , 它的创始人是温州“华氏兄弟” , 华怀庆和华怀余两兄弟 。 华怀余和华怀庆分别于1968年、1970年出生于温州苍南的一个农民之家 。 实际 , 当初华氏兄弟开华莱士餐厅 , 只是因为办鞋厂一直没赚到钱 , 偶然发现开西式餐厅可能有利可图 , 而开餐厅的目标仅仅是想买辆捷达小轿车 , 让生活过得好一些 。
当年 , 华怀庆中专毕业后 , 成了一名会计 , 干了8年 , 未来的生活一眼能望到尽头 , 心有不甘 , 想搞点小买卖做 , 刚好上世纪90年代末 , 正值国内民营企业兴起的时候 , 很多温州人开始到全国各地去卖鞋卖皮革 , 不少人因此赚了点钱 , 开起了小轿车 , 住上了洋楼 , 这让华怀庆心里也痒痒的 。
于是他就辞职下海创业 , 起初是倒卖领带、皮鞋 。 后来跟哥哥华怀余一起合伙开起了鞋厂 , 前后搞了几年 , 哥俩也没赚到什么钱 , 始终是小打小闹 。
有一天 , 华怀庆看到一家肯德基里面排着很多年轻人 , 那时候 , 肯德基和麦当劳这种洋快餐 , 在国内还是很新鲜很潮流的事物 , 很受年轻人的喜爱 。 但是价格不低 , 一个汉堡包就要十几块钱 , 这对于很多想吃的普通人来说 , 还是一道不小的门槛 。 华怀庆就想 , 如果我直接模仿复制一家这样的快餐厅 , 但是价格要比他们低一点 , 那不就可以分一杯羹了嘛!
于是 , 华怀庆跟哥哥商量一番 , 说干就干 , 把鞋厂关闭了 , 凑了8万块 , 2001年初在福州师范大学门口附近开起了第一家华莱士餐厅 。 当时的所有产品都是模仿肯德基的 , 就连餐厅内的功能摆设都是山寨对方的 , 但是产品价格要比肯德基略低一点 。 当时他们对未来的设想是 , 将来要开20家分店 , 赚点钱 , 到时候哥俩一人买一辆捷达 。
正当兄弟俩对未来满怀希望的时候 , 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 开店后连续几个月时间 , 每天的营业额只有一两千块钱 , 多的也就三四千 , 除去成本开支 , 基本没钱赚 。 当时他们的汉堡卖8-10块钱一个 , 可乐4-5块钱一杯 , 虽然比肯德基便宜一点 , 但是顾客并不买账 , 毕竟你不是大品牌 , 是山寨货 , 而且这个价格相比起普通十块八块钱一个的盒饭来说 , 还是买盒饭比较划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