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启斌:卡尔威特的伟大( 二 )


卡尔威特主张大人用清晰、流利、纯粹的语言跟孩子沟通 , 即便孩子尚在牙牙学语的阶段 , 也同样用与成人的沟通方式和孩子交流对话 。 这样做的目的 , 不是为了让孩子早一点学会说话 , 而是帮助孩子建立正常的思维 , 饿了应该说:“我饿了” , 而不是:“吃饭饭” 。
我一直主张父母和孩子大量使用“生僻”词汇 , 减少“生活”词汇 , 杜绝使用“儿语” , 因为丰富的词汇量是构建孩子大脑思维的重要部分 。
通过正常的语言沟通 , 可以尽早建立孩子正常的思维架构 。 这样孩子才能更容易理解抽象的事物 , 更快地为更深刻的事物进行主动思考 , 例如数学、逻辑、音乐、哲学、科学等等 。
宋启斌:卡尔威特的伟大
文章图片
邻居家有一个活泼好动、调皮捣蛋的男孩 , 经常捉弄、折磨父母 , 因此经常被吼骂、斥责 , 却总是屡教不改 。 有一天 , 卡尔·威特去他家做客 , 晚饭的时候 , 小男孩的恶作剧又开始了 。 他把面包撕碎 , 一边揉来揉去 , 一边兴奋地跟父母炫耀他的“杰作” 。
邻居非常恼火 , 并大声斥责 。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 小男孩经常在吃饭的时候这么干 , 打骂了很多次也无济于事 。
饭后 , 邻居向卡尔·威特求助 ,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 。 卡尔·威特说:“很简单 , 下次孩子再这么做时 , 你们无视就好了 。 ”虽然邻居半信半疑 , 但还是照做了 。
下一次吃饭的时候 , 小男孩依旧进行他的“表演” , 但这一次 , 父母既没有批评也没有制止 , 只是静静地继续吃他们自己的饭 。 小男孩很失落:“为什么这次你们没有责骂我?”妈妈说:“不止今天 , 以后也不会了 。 ”从此 , 小男孩再也没有过类似的恶作剧 。
卡尔·威特认为:“很多孩子都会用故意捣乱的方式 , 来吸引父母和身边人的关注 。 ”这一点 , 被后来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证实:每个孩子 , 天生都有追求优越感、寻求被关注的需求 。
所以 , 我们不应该去寻找制止孩子故意捣乱的方式或技巧 , 而应该多关注孩子 , 给予他们更多的、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 您不“逗他玩” , 他就会“逗你玩” , 看谁更有智慧 , “玩”出实力、“玩”出精彩!
婴幼儿有超强的可塑性 , 正如卡尔·威特所说:“人如同瓷器 , 而幼儿时期的孩子就好比制造瓷器的黏土 。 ”从卡尔·威特的教育经验中 , 我们得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 早期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基 , 父母用心的陪伴与精心的培养是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 。
孩子就像您培育的花朵 , 她开得是否鲜艳旺盛 , 取决于您的精心护养 , 而不是顺其自然!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