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 , 我感到特别压抑 , 感觉自己的未来一片灰蒙蒙 。 保安工作没干几个月 , 我被同学叫去卖二手车了 , 但因为疫情 , 加上近几个月油价大涨 , 二手车市场越来越不好干 。 每个月我的工资都不够花 , 还要爸妈补贴两三千 。 虽然县城离农村老家只有不到半小时的车程 , 但我也很少回去 , 毕竟身上没钱、脸上无光 。
我爸是做彩钢板房的 , 有一阵子 , 爸妈想让我跟着一起干 , 但我拒绝了 , 因为我觉得自己吃不了那份苦 , 害怕再次尝到失败的滋味 。 而且我也不想在爸妈身边 , 在他们身边 , 我常常会有一种负罪感 , 但却没有勇气和能力改变自己的现状 。 对于未来 , 我感到非常迷茫 , 生活很“丧” , 又不知该如何自救 。 我周围的同学中 , 像我这种状态的不在少数 , 来自农村 , 不想回农村 , 可在城里又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 我们经常嘲笑自己连“废柴”都不如 。
半梦半醒的莎图温 高中生 “A站”用户
我们推崇的 , 是丧完后依然有勇气往前走
最近在网络上 , “网易云”变成了“网抑云” , 朋友圈文案从风景画逐渐变成了奇奇怪怪的语录 , 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丧”起来了 。 我觉得从日本年轻人身上可以看到“丧文化”流行的大概原因 。 他们不想结婚 , 不想生孩子 , 不想负债买房 。 他们觉得自己无力承担谈恋爱的高昂成本以及结婚的各种责任 。 他们不想工作 , 选择在家每天看漫画、打游戏 , 成为父母痛斥的废物——也就是网络上经常说的“平成死宅” 。
日本年轻人的“低欲望状态” , 是经济长期萧条的结果 。 年轻人不想结婚生子和贷款 , 纯粹是因为经济压力大 , 还有阶层壁垒的存在使得平等越来越难以实现 。 年轻人无力挣脱自己原有的处境 , 才选择以“丧”的方式应对 。 但他们不是一开始就“丧” , 而是经过努力 , 发现努力无用后 , 才变得“丧” 。 每一个“丧”的年轻人 , 曾经都是经历过不止一次痛击的“拼命三郎” 。
我们也是如此 。 如今社会宣扬的都是高考改变命运 , 底层年轻人往往会拼命努力 , 想要改天换命 , 社会的宣传让年轻人相信上了大学就能实现阶层流动 。 然而尖锐的词语不断地刺痛我们的内心 。 在这些沉重的信息面前 , 我们已不堪重负 , 却又有太多的声音要我们时刻端正坐姿 , 展示正能量的一面 。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是“垮掉的一代” , 是“失去目标和希望 , 只能麻木生存下去的行尸走肉” 。 我绝对不同意这话 。 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 , 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真相之后 , 依然热爱生活 。
什么是“丧”?是当一个人想做某件事的时候 , 遇到了挫折 , 一时间丧失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 但这只是一时的 , 因为“丧”完后他们会继续往前冲 。 在“丧”的背后 , 你都不知道他们在什么时候拿到了第一 , 参加了什么比赛 , 甚至在假期里连写三篇作文参加征文比赛 。
你能说我们是“废柴”吗?不 , 我们活得很明白 , 比任何人都明白 。 “丧”不是因为没目标、无所事事 , 而是因为太清楚想要什么 , 太想变优秀 , 太渴望成功 。 正因为这种强烈的欲望 , 以至于在遇到困境时才会显得如此“丧” , 如此狼狈 。 毕竟希望越大 , 失望就越大 。
“丧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道出了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解读及对现状的自嘲 。 我觉得“丧文化”其实是一种面对绝望的缓冲 , 相比于把愤怒诉诸社会 , 这种自嘲难道不是更负责任的选择吗?我们所推崇的“丧文化” , 是在“丧”完后 , 依然有勇气往前走 。 正如一句歌词所说的:“荆棘丛生中 , 万千利刃悬脖 , 也不曾退缩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当男人不再喜欢你了,会有什么表现
- 本文转自:京报网日前 河南南阳一女子36岁当奶奶,学法晚了一步
- 丈夫有怪癖,当妻子吐槽时,丈夫居然说:你不是挺喜欢吗?
- 固执|当一个女人,开始喜欢你,也就会有这些转变
- 离婚3个月前夫求复婚,前妻:回去每月给我5千,做妻子不如当保姆
- 当男人不爱你,他有哪些表现
- 安全感|当男人不再爱你了,他会有什么表现?
- |心理咨询:沉溺于过去的懊悔中,过不好当下的生活
- 处处标榜女儿奴的爸爸,当同事提议给女儿一套房时,脸色立马变了
- 当女人被男人“搞定”后,便会有这三个“异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