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 原来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可以收获那么多的快乐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 , 始终觉得一个人一定是有很多朋友才是好的 。
不管是吃饭也好 , 还是逛街亦或是上厕所也罢 , 都有朋友陪着自己 , 不至于说是一个人形单影只 , 孤零零的样子未免有些可怜 。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 , 就有这样一个“可怜”的姑娘 。
她不管做什么都是一个人 , 看到她的时候 , 就会是一个人独来独往 , 像个与世隔绝、生人勿近的女侠 。
那时候我们一群小姑娘热衷于参加各种聚会 , 讨论各种美妆产品 , 而她从不参与 , 要么出去兼职 , 要么在图书馆学习 。
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 , 我们还因为找工作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 , 而她已经凭借大学四年保持专业第一的成绩成功保研 。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 , 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命运 , 早就在那些不注意的细节和选择上被划分开来了 。
优秀、独树一帜、脱颖而出 , 这便是那些朋友很少 , 喜欢不合群的女人的命运了 。
文章图片
人生路上 , 越合群 , 越平庸 , 这是聪明的女人都懂得的道理
心理学当中有一个羊群效应 , 它指的是在一群羊当中会有一个领头羊 , 而这群羊不会自己去思考 , 往往是领头羊做什么 , 它们就跟着照做 。
这样的方式 , 会导致个体在群体当中 , 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 只能邯郸学步 , 最后连自己做什么都忘记了 。
而这样的人 , 也有一个通病 , 那就是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 , 害怕自己不合群会被当做异类 , 会被别人指指点点 。
但三毛曾经说过:“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 , 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 , 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 。 ”
于是 , 孤独变得不再美好 , 失去了他人 , 我们也会觉得惶惑不安 。
这是不对的 ,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让自己体会到快乐的 , 而不是一味地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
人生路上 , 越合群 , 越平庸 , 因为你早已经在群体当中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 你只会跟着群体的节奏走 , 最后泯灭了自己的个性 。
文章图片
越是不合群的人 , 越明白有效社交的重要性
一个砍柴的人和一个放羊的人相遇了 , 两个人坐在一起聊天 。
天色已晚 , 放羊的人带着已经吃饱喝足的羊回家 , 而砍柴的人则一无所获 。
像这样的 , 就是无效社交 , 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 只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罢了 。
那些不合群的女人 , 她们早就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社交都是有意义的 。
朋友也不是越多越好 , 它在于质量而不在于数量 。
因此 , 她们不会强求自己一定要融入到某一个集体当中 , 也不会强求自己一定要把所有的社交关系都处理得特别好 。
相反 , 她们只会经营有效社交 , 拥有可以给自己带来实质性帮助的资源 。
再不济 , 她们也会和自己相处 , 学会独处 , 和自己的灵魂对话 。
正如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写道的:“一个人最好的状态 , 就是独处的时候 , 安静自在 , 不用周旋于别人的情绪 , 也不必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 。 ”
文章图片
聪明的女人 , 早就学会了用减法生活
演员周迅在参加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里曾说道 , 自己最值得怀念的生活就是有一次长达半年没有拍戏的时间里 , 她每天晚上九点半睡觉 , 早上五点起来练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好的事情是因为它可以提供给我们积极的情绪价值 有担当的男人,会在问题发生的时候,以一种负责任的方式去解决
-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志愿者将背街小巷的杂草清理后运出本报讯7月23日 2000志愿者街头大扫除
- 看过一档有关于唱歌类的综艺节目的时候 我们一生不是为了满足所有人,而是为了找到同频共振的那一部分人
-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 独处是人生常态,它不是要我们抛弃世界
- 共享 不纠缠,互相尊重,才是一个成年人处理感情最高级的自律
- 晴儿|《还珠格格》谈婚论嫁的年纪才懂:为什么老佛爷会反对晴儿和箫剑
- 从这三个小细节,可以清楚的判断你在男人心里的地位!
- 初次看电视剧《欢乐颂》的时候 我们要心存善念,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妖精”
- 中年时期是个特殊的人生阶段 真正成熟的爱,应当是我爱你,与你无关
- 以前在情窦初开的时候 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去抱怨,去积累经验,做到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