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一度|第11个世界肝炎日,消除肝炎,时不我待,2030年,全面消除?


膳食一度|第11个世界肝炎日,消除肝炎,时不我待,2030年,全面消除?
文章图片
膳食一度|第11个世界肝炎日,消除肝炎,时不我待,2030年,全面消除?
文章图片

2021年7月28日是第11个世界肝炎日 。 当前 , 人们对肝炎的认识仍存在很多误区 , 甚至恐惧和歧视 。 只有正确认识了“肝炎” , 才能做到积极主动预防 , 并配合规范的治疗 。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 主动了解 , 积极预防 , 共同遏制肝炎的危害 。
什么可以导致肝炎?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仍是肝炎最主要病因 , 包括甲、乙、丙、丁、戊型等多种类型 , 其中我国以乙肝最为常见 。 在肝炎疫苗和抗病毒治疗的广泛运用后 , 我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患者数量逐年下降 。
脂肪肝:随着人民物质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 , 从2018年起 , 脂肪肝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临床常见的肝病 。 长期脂肪肝会引起脂肪性肝炎 , 还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
长期大量酒精摄入:男性≥40g/天(即50度的白酒超过2两/天 , 16度的黄酒6两/天) , 女性≥20g/天(即50度的白酒超过1两/天 , 16度的黄酒3两/天) , 饮用时间超过5年 , 就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炎 。
肝损药物或化学毒物的长期摄入:长期服用某些能导致肝损的中草药、保健品等可以引起药物性肝炎;长期接触或摄入砷、汞等化学毒物也可引起肝炎 。
其他原因: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细菌感染等 。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肝脏疾病 , 呈全球性流行 , 可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 严重威胁全人类的生命健康 。 全球有3.25亿人患有乙肝和丙肝 , 仅有10%的乙肝患者和19%的丙肝患者了解自己的肝炎状况 。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下 , 病毒性肝炎每天依然夺走数千人的生命 。 由此可见 , 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
病毒性肝炎的危害
虽然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 , 但真正威胁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是乙肝和丙肝 。 虽然经过几代人多年的努力 , 我国乙肝和丙肝的发病率逐年下降 , 但是患病人群的总量依旧很大 , 还需继续加大防治力度 。 不论是乙肝和丙肝 , 都会首先造成患者肝脏损伤 , 若未能及时获得诊治 , 就会逐步发展至肝纤维化 , 进而到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 , 甚至肝癌等 。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乙肝主要经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密切接触传播 , 成人主要经血液和密切接触传播 。 经过这些年疫苗接种计划的开展 , 母婴传播的途径已经被逐渐控制 。 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筛查 , 采取安全注射措施 , 经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已较少发生 。 乙肝也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 。
丙肝主要经血液传播 , 途径包括:
(1)经输血和血制品、单采血浆回输血细胞传播 。 我国自1993年起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筛查 , 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已很少发生 。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 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 。 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修足、文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丙肝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 静脉药物共用注射器和不安全注射是目前新发感染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
乙肝的预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保护易感人群 。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
(2)管理传染源 。 对首次确定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 , 如符合传染病报告标准 , 应按规定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 , 并建议对其家庭成员进行血清检测 , 为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慢性HBV感染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具、剃须刀、注射器及取血针等 , 禁止献血、捐献器官和捐献精子等 , 并定期接受医学随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