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在很大程度上,穷人对于自身生育、性欲及节欲方式的选择都很谨慎( 二 )
结果,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及拉丁美洲,青少年的怀孕率极高 。世界卫生组织称,科特迪瓦、刚果及赞比亚的青少年怀孕率超过10%,而在墨西哥、巴拿马、玻利维亚及危地马拉,青春期女性的生育率在8.2~9.2之间(美国是发达国家中青少年怀孕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100名青春期女性的生育率为4.5%24) 。此外,在这一问题及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毒)的问题上,我们所付出的那点努力似乎并没切中要害 。
埃斯特在肯尼亚发现了一个明确的例子,证明了这种错失良机的后果 。在帕斯卡利娜·迪帕和迈克尔·克雷默的协助下,她对一些女学生进行了追踪调查,这些女学生的年龄在12~14岁之间,没怀过孕 。25通过对她们进行一年、三年及五年的调查,她们的平均怀孕率分别为5%、14%及30% 。青少年怀孕不仅本身令人不快,还标志着危险的性行为 。
在肯尼亚,这意味着怀孕者更容易染上艾滋病毒 。肯尼亚解决这一问题的官方策略,也是民众团体、各类教堂及国际组织与政府协商的一种微妙权衡的行为,即强调禁欲是唯一安全的解决办法 。其策略为:禁欲(Abstain)、忠贞(Befaithful)、使用避孕套(Condom)……否则你就会死去(Die)(简称“ABCD”策略) 。
在学校,孩子们接受的教育是避免婚前性行为,对于避孕套则不会加以讨论 。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鼓励这一做法,并将预防艾滋病的经费专门用于禁欲计划 。
这一策略认为,青少年的责任心不强、不够理性,无法权衡性行为及使用避孕套的代价及好处 。如果情况真的是这样,不接触性(或至少避免婚前性行为)则是保护他们的唯一方法 。然而,埃斯特、帕斯卡利娜·迪帕和迈克尔·克雷默在肯尼亚开展的几个同期实验表明,事实恰恰相反,在选择性行为对象及性行为条件上,青少年往往会表现得十分谨慎 。
在第一项研究中,为了对“ABCD”策略进行评估,研究人员随机选择了170所学校,安排教师接受关于“ABCD”课程教学的培训 。结果并未出乎意料,这一培训增加了学校关于艾滋病教育的时间,但所报告的关于艾滋病性行为及认识并没有变化 。此外,通过在干预实施后一年、三年及五年进行跟踪,无论是在教师接受了培训的学校中,还是在教师未接受培训的学校中,青少年的怀孕率都是相同的,这表明,危险性行为的范围并没发生任何变化 。
在相同学校开展的另外两个策略也发挥了同样的作用 。第二个策略只告诉女孩们一些她们不知道的知识,即较年长的男人比较年轻的男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毒,15~19岁的女性感染艾滋病毒的概率是同龄男性的5倍 。这似乎是由于年轻女性与感染率较高的年长男性发生性行为而引起的 。
文章图片
“甜爹”计划只是告诉学生们,哪一类人群更容易感染艾滋病毒 。其目的是减少女性与年长男人(即“甜爹”)的性行为,但有意思的是,该计划还旨在促进女性与同龄男性受保护的性行为 。一年之后,在未接受该计划的学校里,女孩们的怀孕率为5.5%;在接受了该计划的学校里,女孩们的怀孕率为3.7% 。这一比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性伙伴为年长男性的女性的怀孕率减低了67% 。
第三个计划只是通过提供校服,让女孩们更容易待在学校里 。一年之后,在提供校服的学校里,女孩们的怀孕率从14%降至11% 。更明确一点儿说,那些因免费校服而待在学校里的女孩们,每三人中就有两人推迟了其初次怀孕的时间 。令人好奇的是,只有在那些教师未接受新式性教育课程的学校里,才集中体现了这一效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放眼全世界都是富人比穷人更努力
- 豪车|穷人和富人思维有何不同?从买车一事上,就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 哺乳期 哺乳期用不用避孕?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样
- 《平凡的世界》:穷人要逆袭,得扒五层皮
- 天道:老实人为什么赚不到钱?3种穷人思维,正在限制你的发财
- 纪录片|高分纪录片揭露当代穷人之“耻”:生活没有绝境,好死不如赖活着
- 孩子|为什么大多数穷人的孩子依旧是穷人,根本原因是什么?
- 避孕套 戴避孕套这件事,打赌没几个人戴对
- 贫穷|穷人得不到尊重,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 |熊玲:香烟与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