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医生说|相思之苦不好受,因为思伤脾,学会解开相思之苦很重要


阮医生说|相思之苦不好受,因为思伤脾,学会解开相思之苦很重要
文章图片
阮医生说|相思之苦不好受,因为思伤脾,学会解开相思之苦很重要
文章图片

有首流行歌曲唱道:“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 ”
思念之情是一种美而带着点伤感的感情 。 古人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悴” , “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 , 就是描述因为思念之情而忧愁伤神的感觉 。
过度的思念却是有伤身体的 。
《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中说道:“思则气结 。 ”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又说道:“思伤脾 。 ”
就是说 , 过度的思虑和思念会使气结聚 , 不能通畅运行;思虑和思念会损伤脾 , 使脾的运化功能失常 。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 当特别专心于一件事情 , 思虑过时 , 就会忘记吃饭 , 而且丝毫没有饥饿的感觉 , 这就是所谓的“废寝忘食” 。
而过度思念某个人时 , 更是不想吃、不想喝 , 吃再好的东西都没滋味 , 这就是“茶不思 , 饭不想” 。 过度的思虑和思念会造成脾气不能够正常运行 。
思虑本来是做事成熟的表现 , 思念也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 文学家借思念之情才有了无数感人的作品 。 可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 , 过度的思念就会有损身体了 。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因为暗恋一个男生 , 却不好意思开口 , 终日单相思 , 最后不吃饭也不喝水 , 一个人待在家里 , 没人的时候就自己哼哼歌 , 而且总想唱歌 。
家长认为女儿肯定是病了 。
而《黄帝内经》中说到“脾在声为歌” , 她一定是由于单相思 , 过度思念伤了脾 , 才出现不吃不喝、总想唱歌的病症 。
于是用了调理脾胃的方法来治疗 。 经过药物治疗大约2个月 , 又加上心理疏导治疗 , 女孩终于恢复了健康 。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三十多岁的白领女性 , 她是一个脑力劳动者 , 由于过度专注于工作 , 整天耗费思量 , 损伤了脾 , 胃口很不好 , 吃一点东西就肚子胀 , 特别是晚上 , 只能喝麦片 。
这样持续了大约半年 , 当她找到我寻求帮助的时候 , 我看见她身体很瘦弱 , 脸色黄而无光泽 , 还有暗斑 。 于是判断她是心脾两虚 , 给她开了健脾养心的中成药治疗 。
每个人的体质和具体情况都不同 , 具体需要吃什么药物最好咨询专业人士再决定 。
其实最好的治疗手段不是病了以后再吃药 , 而是应当尽量避免过度的思虑 , 想办法解开自己的相思之苦 。
须知道 , 任何相见与相知都是一种缘分 , 缘分来时相聚 , 自然心中有无尽的甜美 , 缘分去时离散 , 也不必苦苦强求 。
清代仓央嘉措写过的一首诗很有哲理:“但曾相见便相知 , 相见何如不见时 。 安得与君相决绝 , 免教生死作相思 。 ”
如果相思如此苦恼、人生何必有那么多相知相识 , 若是如此 , 还不如不相见!
《黄帝内经》中有一个简单的缓解这种思虑之苦的方法:唱歌 。 因为“脾在声为歌” , 唱歌可以疏导脾经郁结的气 。 所以放声歌唱一下 , 有利于身体健康 。
现在很多人在完成了一项工作后 , 或在相思不能解除时 , 去卡拉OK高歌 , 也是一种疏导脾气的方法 。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多参加体育锻炼 , 尤其是户外运动 , 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 , 活动四肢 , 将郁结的气宣散出去 。
《黄帝内经·太阴阳明论篇》说道:“四肢皆察气于胃 , 而不得至经 , 必因于脾 , 乃得察也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