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不是处女,被男友逼上自杀,恐怖渣男的套路( 二 )


耶鲁情绪智力中心的罗宾·施特恩博士在自己的一本书里阐述了一种人对人的“操控行为”——煤气灯效应 。
这个效应的得名来源于希区柯克的电影《煤气灯下》 。

只因不是处女,被男友逼上自杀,恐怖渣男的套路

文章插图
“煤气灯效应”是一种缓慢而持续的操控和洗脑 。操控者通常会向受害者传达出“你不行”、“你有问题”这两种信息 。
即便操控者说的话完全没有根据,或者严重夸大其词,甚至故意将一些“罪名”推到受害者身上 。
受害者如果对操控者有依赖,或者对自己了解不够,就会渐渐相信操控者的话,并且“认罪” 。
牟林翰与包丽相处中,不断向包丽传递很多削弱她自我价值的信息,比如“非处女就没价值”了,指责包丽“不自爱” 。
只因不是处女,被男友逼上自杀,恐怖渣男的套路

文章插图
牟林翰很聪明,他可能没有真的对包丽有过“肢体暴力” 。
但他指使包丽扇自己耳光、下跪,让包丽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他让包丽愧疚不已,让包丽无处可逃 。
他没杀人,却在“诛心”!
只因不是处女,被男友逼上自杀,恐怖渣男的套路

文章插图
03
最让人感到诡异的,是牟林翰叫包丽为“妈妈” 。
这种称呼暗示着,牟林翰心里一开始就没有把两人的关系定义为“情侣关系”,而是“母婴关系”——他是婴儿,包丽是母亲 。
只因不是处女,被男友逼上自杀,恐怖渣男的套路

文章插图
一个婴儿当然是极度害怕失去母亲的,所以他在与包丽确立关系后,开始了对包丽的各种“控制” 。
只因不是处女,被男友逼上自杀,恐怖渣男的套路

文章插图
【只因不是处女,被男友逼上自杀,恐怖渣男的套路】我将网上能找到的牟林翰与包丽的聊天记录都看了,牟林翰的言行太像一个人格障碍者了 。
有种人格障碍叫做“戏剧化情绪人格障碍”,包括了边缘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自恋人格障碍和表演型人格障碍 。
最明显的表现是缺乏对他人的关心,行为夸张具有表演性,冲动,情绪不稳定,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毫不在意 。可能有自伤、自残行为,也会对他人有伤害、暴力、羞辱行为 。
牟林翰他要包丽包丽称呼自己为“主人”,还要求包丽在自己身上纹“牟林翰的狗”,不断让包丽显得卑微 。
只因不是处女,被男友逼上自杀,恐怖渣男的套路

文章插图
他还向包丽借钱,以至于包丽连牙套的钱都没了 。
只因不是处女,被男友逼上自杀,恐怖渣男的套路

文章插图
说实话,如果牟林翰这样的人进入社会,真的让人担忧,因为高智商人格障碍者,更加恐怖——越与他们亲密,受伤越重 。
只因不是处女,被男友逼上自杀,恐怖渣男的套路

文章插图
04
包丽与牟林翰的微信公布出来以后,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包丽不早点离开他 。
其实一个正常人与一个人格障碍的人建立亲密关系,是在不知不觉间被拖垮的,当他们意识到不对的时候,自己的状态已经很糟糕了——当一个人已经深陷泥潭,他/她反而难以逃脱 。
人格障碍也很难鉴别 。即便是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资深心理咨询师,也常需要比较长时间才能发现来访者人格层面的问题 。
爱情本来就自带滤镜,戏剧化情绪人格的人也很有魅力,他们知道怎么吸引别人关注,如果他们自己能力不错,智商、颜值高,他们就可以把生活过成舞台,待在聚光灯下 。
包丽一开始将牟林翰形容为“北大刘昊然”,可见牟林翰长相真的不错 。牟林翰家庭背景也优越,父亲是某金融机构省分行负责人,他自己在学校也很优秀,是学生会干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