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加医学产业园|奥运冠军拥有强大的心脏?专家告诉你大心脏是怎么练成的!


迈加医学产业园|奥运冠军拥有强大的心脏?专家告诉你大心脏是怎么练成的!
文章图片

东京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 , 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 , 中国选手杨倩夺冠 , 可喜可贺 。
但是 , 在电视屏幕前的你 , 或许不知道 , 10米气步枪打中10环的难度——靶心的10环只有一元硬币大小 , 运动员又站在10米之外 , 靠眼睛看是看不清楚的 , 所以只能靠身体感受打 。 而这恰恰和比赛时的心态时刻挂钩 。 有时 , 心理因素正是夺冠的关键 。


为什么奥运会选手的内心如此强大?紧张时刻是否真的如表情一般云淡风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心内科郑东诞副主任医师表示 , 心脏作为机体需氧量最大的器官 , 它与人体的运动密切相关 , 许多医学研究证实 , 拥有“大”心脏的运动员更能在比赛中获胜 。 “比赛越到关键时刻就越容易紧张 , 这是人体的正常反应 , 谁都避免不了 , 而紧张的情绪直接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 这种兴奋会附带着刺激心脏 , 让心脏跳的更快 , 收缩力更强 , 引发的后果就是双手发抖 , 从而使射击失去准头 。 ”
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大心脏”
我们在生活中常说一个人有“大心脏” , 一般是指在面对大事情的时候冷静能正确做出判断 , 一旦这个人在面对大事情时 , 手足无措 , 心跳加快 , 呼吸急促 , 手脚冰凉发抖 , 甚至还会头晕目眩 ,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说这个人的“心脏”功能还不够强大 。
郑东诞表示 ,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心脏和我们身体的内脏一样 , 会受到“自主神经”的调节 , 这个所谓的“自主神经” , 其实就是有自己的想法 , 不受我们思想的控制 , 特别是遇到大场面的时候 , 我们通常会不由自主的产生逃避或积极面对两种状况 , 不管选哪种 , 都需要跳动身体的潜力 , 这个时候“自主神经”就要兴奋起来 , 向心脏传达“跳的更快更强”的命令 , 军令还能不能依然有序的传递下去?底下人能不能抗住压力 , 卖力的干活?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是不是还能够流畅?这就是考验心脏的时候到了!
控制力强的人能让心跳次数维持在正常水平 , 而控制力弱 , 平时没有见过大场面的人 , 甚至会达到160-180次/分 , 在如此快速的心跳情况下 , 整个身体都会发抖 , 非常难以控制 , 往往到最后选择逃避 。
日常生活中心脏健康要翻过的“三座大山”
想要拥有“大心脏” , 首先一定要保持心脏健康 , 郑东诞表示 , 日常生活中 , 心脏最容易出现三种“异常”:短路、罢工和堵门 。
所谓的“短路”就是我们会有心慌的感觉 , 除了因为心跳快之外还很有可能发生了“早搏” , 这种心慌就好像“心跳漏了一拍”或者“心里咯噔了一下” , 如果偶尔出现 , 也不算特别异常 , 就好像传递军令偶尔会出点岔子 , 但若时常出现 , 则很有可能提示传递军令的系统出了问题 , 心脏的电路出现了短路 。
而“罢工”后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胸闷、喘不过气的感觉 。 这一方面是因为自主神经要求心肌加码工作 , 另一方面给心脏舒张的时间少了 , 供给心肌的能量减少了 。 时间稍长 , 心肌自然会觉得不堪重负 。 在一些本身就存在冠状动脉硬化或狭窄的病人 , 这样高强度的负荷更加是难以耐受 , 说不定就罢工了!
最后就是“堵门”了 , 心脏其实是一个有四间房的大屋子 , 房间之间还有门 , 血流在里头进进出出 , 平时开门关门都很顺畅 。 紧张起来 , 开门关门的频率快了 , 进进出出的血流更多了 , 万一门有点问题 , 卡住了 , 该进的进不来或者该出的出不去 , 堵在某一个房间里 , 那就很难受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