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心理咨询|“强迫性照顾”者,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个人成长心理咨询|“强迫性照顾”者,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文章图片
个人成长心理咨询|“强迫性照顾”者,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文章图片
周末 , 几个许久没聚的好姐妹相约在小A的家中 。 聚会期间 , 小A非常忙碌 , 大夏天的 , 还闷在厨房给姐妹们整出了10几道菜 。
姐妹看她忙得满头大汗 , 就劝她说 , 少弄一点 , 还有各自带来的一些小吃甜点 , 已经够了 , 赶紧来休息休息吧!她没听劝 , 说难得来一趟 。
姐妹还想劝 , 另一位便说 , 哎呀 , 你又不是不了解她 , 她就是喜欢这样的啦!总想要对别人照顾周到 , 你让她不干 , 她还更难受呢 。
于是劝说的姐妹马上转变态度 , 向小A提出要帮忙 , 然而也被拒绝了 , 小A说怎么好意思让客人干活呢!
就这样 , 一整天下来 , 姐妹们在客厅吹着空调聊着天;而小A自己在厨房里热火朝天的忙活着 。
明明是自己心甘情愿的事情 , 但不知为何 , 小A的心里有股莫名的感觉 , 沉沉的 , 压在她心头上 。
小A , 育有一10岁孩子 , 与丈夫感情和睦 , 是大家眼中的好妈妈、好妻子 。
多年来 , 孩子与丈夫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 包揽家里的一切 , 让丈夫能心无旁骛地工作 , 孩子能专心致志地学习 。
为了能更好地陪伴孩子 , 她辞掉了工作 , 当起了全职妈妈 , 也不忘参加了各种育儿培训 , 成为大家口中的“超人”妈妈;
丈夫在工作中遇到困扰 , 她耐心陪伴 , 安抚他的情绪 , 是丈夫的贤内助;
当朋友遇到困难 , 也是尽心尽力地为ta们排忧解难 , 不求回报 。
在他人眼里 , 小A过得幸福美满 , 只有小A自己 , 却常常感觉内心空洞、无力、恐慌 , 也不清楚是哪里不对劲 。
特别是孩子随着年龄增长 , 对于小A的关心越发不耐烦 , 与小A的争吵越来越频繁 。
一次 , 孩子对小A的关心表示烦躁 , 朝着她大吼道 , “妈妈 , 你能不能不要老是盯着我跟爸爸 , 看看你自己好不好!”
小A当场愣在那里 , 不知该如何回应 , 心中感觉有什么东西裂开了 。
在丈夫回家后 , 小A尝试着提起这件事 , 丈夫回应说 , 家里的事你管就好啦 。 随后 , 说起自己工作上的烦心事 , 小A立刻把这件事抛之脑后 , 关心起丈夫的事情来 。
当晚 , 小A失眠了 , 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孩子的那句“看看你自己好不好” 。
个人成长心理咨询|“强迫性照顾”者,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文章图片
在这时 , 小A才恍然发觉 , 自己不知道多久没添置过新衣物了 , 而丈夫和孩子都有她每季度为他们精心挑选购买;
丈夫也很久没送自己礼物了 , 明明一开始就算被自己说浪费钱 , 他还是会每月送花 , 但现在连周年纪念日也只是带小孩出去玩而已;
久违的姐妹聚餐 , 自己并没有享受到与姐妹轻松聊天 , 聚前考虑大家的需求 , 决定场地、时间、菜品;
聚时操心各位带来的小孩;
结束时 , 安排好大家的返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 小A的生活中全是别人 , 而自己 , 不知所踪 。
个人成长心理咨询|“强迫性照顾”者,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文章图片
习惯性地照顾别人 , 却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照顾 , 甚至对“被照顾”这件事感到恐惧、不适应 , 这样子的人 , 被心理学家鲍尔比称为强迫性照顾者 。
ta们在亲密关系中 , 多是扮演“给予者”、“付出者”的角色 , 而很难去做一个接受者 。
就像《马男波杰克》里的卡洛琳提到关于被别人照顾这件事时所说的 , “我会怕我会失去一部分的自我 , 我怕如果我让别人照顾我 , 那我就不再是真正的我了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