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研究僧|你永远不知道杀人犯的内心会有多变态?( 三 )


法官对被告一方的辩护主张全面否定 , 宣判福田孝行因恶行重大处以死刑 , 并在判决书中用“冷酷、残虐、非人道“来形容案犯 。
扭转局面的关键在于 , 福田孝行的那几封信 。
当年 , 检察官得知福田曾在狱中给朋友寄信后 , 挨家挨户进行了查访 , 终于探访到了收件人 , 并且在得到收件人同意的情况下 , 取得了福田的亲笔书信 。
福田孝行曾在狱中写信给自己的朋友说:
这世界终究是由恶人获胜的!7、8年之后 , 等我出狱时 , 你们要举办盛大的party欢迎我啊!
更令人发指的是 , 他心中充斥着对被害人的侮辱:
不过就是一只公狗走在路上 , 碰巧遇到一只可爱的母狗 , 公狗自然而然的就骑上去了……这样也有罪吗!?
这些信件透露了一个杀人犯的真实心理 , 而你只有了解了杀人犯的心理 , 你才会真正明白死刑的意义 。
当这些信件在法庭上被公开后 , 日本判处了第一个未成年人死刑的案例 。
06
那些支持废除死刑的专家、学者以及公知们 , 他们的所有观点其实隐含着一个前提 , 即人性是善的 。 即便行凶时不是善的 , 他们也相信 , 一个作恶的人在被宽恕后可以改邪归正 。
但对人性的误解 , 会造成一系列的误判 , 最后得出一个脱离现实的结论 。
废除死刑真正的基础是怜悯 , 以及对美好社会的期盼和信念 。
但这份期盼和信念的实现恐怕还遥遥无期 。
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皑曾表示 , 人格障碍会提高犯罪的可能性 , 尤其是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刑满释放人员 , 再犯罪的几率相比与其他人可能会更高 。
而在反社会人格中 , 有一部分是天生的 , 他们在生理上缺乏情感能力 , 而缺乏情感能力的一个结果就是没有责任感 , 没有负罪感 , 没有后悔之心 。
无论你宽容多少次 , 妥协多少次 , 退让多少次 , 有些恶就是存在的 。
再想想福田孝行的案子 , 残忍地杀死一对母女 , 然后道个歉法官就觉得他可以得到宽恕 , 觉得他有改过自新的可能 , 但他真实的内心却是:
这世界终究是由恶人获胜的!7、8年之后 , 等我出狱时 , 你们要举办盛大的party欢迎我啊!
有些时候 , 好人的宽恕 , 就是对罪恶的纵容 。
更讽刺的是 , 这种宽恕恰恰是建立在损害受害者家属的权利之上 。
还记得本村洋先生的诘问吗?
当你过度保护加害者的人权时 , 被害者的人权在哪儿?被害者家属的权利在哪儿?
所以我理解他当时对法律的绝望 。
如果你不是罪行的受害者 , 你的宽恕和原谅就毫无意义!
而为了维护自己的理念而剥夺受害者家属的权利 , 这是不是另一种不正义?
不要牺牲别人的正义去满足你自己对世界的愿望和期许 。
这个世界有一杆秤 , 一个人做了什么 , 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
死刑存在的意义不是报复手段 , 而是让犯人可以诚实面对自己所犯的恶行 。
【蜗牛研究僧|你永远不知道杀人犯的内心会有多变态?】对于有些人而言 , 只有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 , 才会了解生命的尊严及意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