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乃身之宝在关系中|心理学:一段好的滋养关系,具备这3种特质

文/学乃身之宝
在关系中 , 有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对别人好 , 证明自己的好或爱 , 目的是想和对方构建深度和谐的关系 。
比如 , 在与伴侣相处时 , 担心对方离开自己 , 于是想方设法对ta好 , 甚至有时会委屈自己的人;在和父母相处时 , 害怕父母不喜欢自己 , 于是想办法对父母好 , 甚至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人;在和朋友相处时 , 总是忧虑自己说错话 , 惹对方不开心 , 甚至委曲求全的人 , 等等 。
我们看到 , 这样的人追求的是“老好人” , 希望用“我对你好”来构建滋养型关系 。
但其实 , 这么做是徒劳的 。
今天的文章 , 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原因 , 以及怎样构建一段好的滋养型关系 。
文/学乃身之宝在关系中|心理学:一段好的滋养关系,具备这3种特质
文章图片
1.“我对你好” , 可能会让别人变废 , 自己很累
喜欢一个人 , 在意一个人的看法 , 我们很容易用力过猛 , 这会让"我对你好"变成一种讨好 。 尤其是那些从小习惯看父母脸色行事的人 , 他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 。
其实 , 他们的自我是假自我 。
很多精神分析学家都讲过真自我和假自我这对概念 , 其意思基本一致:
真自我的人 , 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而构建;假自我的人 , 自我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而构建 。
也就是说 , 那些习惯讨好别人的人 , 他们的自我是围绕别人的感觉构建的 , 而这会带来两个严重后果:
其一 , 讨好 , 可能会让对方变成坏人 。 因为他只会索取 , 不懂成长 , 甚至会为所欲为地使用讨好者 。
其二 , 讨好者会在这段关系中失去自我 , 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空间 , 而这会让他很累 。
比如 , 总是想方设法对伴侣好的人 , 伴侣一旦习惯了这样的好 , 就很可能变得贪婪 , 不知足 , 进而进一步压榨付出者 , 而讨好者不仅得不到对方的尊重和爱 , 还让自己身心疲惫 。
可见 , 以“我对你好”为目的 , 构建深度关系是艰难的 , 几乎不可能 。 因为讨好者或付出者 , 没有用真我和对方碰触 。
一段好的滋养关系 , 一定会追求真实——真实的情感、真实的关系和真实的自我 。
文/学乃身之宝在关系中|心理学:一段好的滋养关系,具备这3种特质
文章图片
2.一味追求“我对你好” , 很可能构建不平等关系
前面说了 , 当关系中有一方在虚假地活着时 , 就无法构建滋养关系 , 同时 , 从平等的角度来看 , 一味追求“我对你好” , 也不会构建深度和谐的关系 。
因为讨好 , 是一种关系的不对等 。
正如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的:“讨好 , 等于示弱 。 ”
武老师认为 , 对别人太好的人 , 很容易被鄙视 , 因为他向对方传递了一种感觉—“你来鄙视我吧 , 我是一个不够好的人” , 其实这是一种经典的投射——我觉得自己是不够好的 , 所以我要对你特别好 , 以此来讨好你 , 想和你好好相处 。
就像那些在爱情中爱得卑微的人 , 他们甘于付出和牺牲 , 结果却很难得到对方的珍惜和爱 , 这就是他们用讨好 , 让对方感受到“你很差 , 你配不上我” , 所以“我根本不喜欢你” 。
可见 , 一味追求“我对你好” , 就是在构建不对等的关系——用自己的弱或差 , 来对应对方的强或好 。
文/学乃身之宝在关系中|心理学:一段好的滋养关系,具备这3种特质
文章图片
3.一段滋养型关系 , 都具备这3种特质
既然“我对你好”很难构建滋养型关系 ,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好的深度关系 , 该怎么构建呢?
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原则 , 即价值交换原则 , 意思是彼此之间是需要相互提供价值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