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同居有3种,只有一种通往婚姻,甚至有一种通往单身。丨KY研究:你是哪种同居?( 二 )


同居|同居有3种,只有一种通往婚姻,甚至有一种通往单身。丨KY研究:你是哪种同居?
文章图片
根据KY的调查结果,不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超过70%的人认可婚前同居能够为亲密关系质量带来正面的影响 。
这点并不难理解,毕竟同居给了我们一个可以近距离接触伴侣的机会 。
通过在一起生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三观习惯、爱好品性,切身感受双方是否适合长久地相处,进而对关系的质量和发展进行检测与评估,也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试婚”的观念 。
不过,可能与大家期待的不同,目前大多数有关婚前同居的研究还是着重强调了它的负面影响:
同居|同居有3种,只有一种通往婚姻,甚至有一种通往单身。丨KY研究:你是哪种同居?
文章图片
Stanley, Rhoades和 Markman (2006) 提出了“关系的惰性”(relationship inertia) 这一概念 。
同居|同居有3种,只有一种通往婚姻,甚至有一种通往单身。丨KY研究:你是哪种同居?
文章图片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这是因为,有些时候,看似良性发展的恋爱关系,其实隐藏了一些连恋人自己都没注意到的问题 。
当你决定选择与一个人同居,那就意味着你将面临着:
同居|同居有3种,只有一种通往婚姻,甚至有一种通往单身。丨KY研究:你是哪种同居?
文章图片
这些限制性因素,使得“离开同居关系”会比“离开非同居的恋爱关系”更加困难 。
所以,很多同居情侣虽然知道双方并不是完全适合婚姻,却不得不继续走下去 。错过的,可能是了解其他可能的、更合适的恋爱对象的机会 。
而心理学家们也用实验证明,同居的经历亦会影响婚恋关系的质量 。
Cohan和Klenbaum(2002)的研究发现,有过婚前同居经历的夫妻,在讨论关系中产生矛盾的时候,更经常使用言语暴力来威胁、攻击和批评对方;而ta们在向伴侣寻求支持,或者为伴侣提供支持时,也更常对对方提供的建议表示不满,或者不太愿意为对方提供真心的支持 。
而Kline (2004)等发现,相比没有同居过的伴侣,同居过的夫妇较经常地感到压抑和焦虑,和伴侣有更多消极的沟通 。同时ta们也对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关系好转的表现出了更多的不确信 。
如果恋人在同居期间升为父母,这会对日后的婚姻产生更为重大的影响 。比如ta们会经常问彼此一个问题——
你当初是不是因为有了孩子才和我结婚的?!
这显然会给双方造成更大的矛盾,彼此都会生出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关系质量也会随之变低 。
最后,同居还会对同居者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
美国研究者发现,长期同居的恋人相比于结了婚的夫妇,更容易对自己的生活处境感到不满,自我评价更低,也会更容易感到生活的压力无从排解 (Stafford et. al., 2004) 。
同居|同居有3种,只有一种通往婚姻,甚至有一种通往单身。丨KY研究:你是哪种同居?
文章图片
【同居|同居有3种,只有一种通往婚姻,甚至有一种通往单身。丨KY研究:你是哪种同居?】不过,我们要提醒大家,同居有时候并不是导致关系质量降低的真正原因 。
比如,Stafford 等(2004)就认为,不论是否同居过,时间才是影响关系的最根本的因素:在亲密关系里,给予彼此的关注和谦让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少;
还有学者指出,那些受教育水平比较低、或经济状况较差、或对婚姻的看法比较开放的人,比较容易选择同居,而这些个人因素恰好也会影响婚姻关系的稳定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