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是精神鸦片?预防青少年沉迷游戏,这7点比“禁”更有用

01、
最近一篇新闻报道令游戏产业蒸发了数千亿 。
【|网络游戏是精神鸦片?预防青少年沉迷游戏,这7点比“禁”更有用】8月3日 , 新华社主管主办的《经济参考报》发表了一篇文章 , 标题十分引人注目——《“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 。
|网络游戏是精神鸦片?预防青少年沉迷游戏,这7点比“禁”更有用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该文指出 , 网络游戏在设计时专攻玩家的心理弱点 , 目的就是增强他们持续玩游戏、充值的冲动 , 心智未成熟、三观未稳定的未成年人最容易成为“俘虏” 。
这篇报道细数了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带来的负面影响 。 比如学业严重下降、视力衰退、不理性充值、与家人发生严重冲突 , 甚至出现抑郁、幻听、失眠等精神心理症状 。
文章将网络游戏比作“新型毒品” , 称这种“精神鸦片”竟发展成了数千亿的产业 , 文中采访的专家称“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 。
这些内容触目惊心 , 迅速点燃了一场关于网络游戏的争论战 。
论战的一边是学生群体的父母 。 他们指责游戏公司为了商业利益不惜牺牲孩子的心身健康 , 令下一代荒废学业、仇视家人 , 人生都没了希望 。 这些父母无比支持国家出手大力整治游戏行业 , 最好禁止所有孩子玩游戏 。
另一边是游戏行业人员和热爱网游的年轻一代 。 他们说游戏只是游戏 , 可以调剂生活 , 成瘾是小部分人的心身问题 , 与游戏本身的关系不大;更何况网络游戏也有好的一面 , 它为千万家庭提供了经济收入 , 还发展成了为国争光的体育竞技和文化输出项目 。
可能是论战实在太热烈 , 《经济参考报》很快就在网上删除了这篇文章 , 然后重新发布了新版本文章 。 前后内容相差不大 , 但“精神鸦片”“电子毒品”等字眼不见了 。 可即使是这样 , 游戏产业公司的股价仍然大跌 。
02、
很多网友觉得这场论战似曾相识 。 确实 , 关于网络游戏的争议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
刚进入21世纪时 , 互联网在国内社会仍是新生事物 , 大量年轻人热衷于上网冲浪 , 当时就有言论惊呼互联网会毁掉下一代 。
但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 , 人们日益感受到它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 甚至每个人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 。 这种争议很快就消失了 , 互联网利大于弊已经毋庸置疑 。
可是很快 , 又有人站出来说“网络游戏”是洪水猛兽 , 其中以陶宏开的观点最为激烈 , 在当时大受家长欢迎 。
|网络游戏是精神鸦片?预防青少年沉迷游戏,这7点比“禁”更有用
本文图片
陶宏开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陶宏开将网络游戏比喻为“电子海洛因” , 曾经公开炮轰《魔兽世界》等大热游戏是毒药 , 还说要杜绝手机游戏 , “游戏玩家是在贩毒” 。
虽然从积极的角度看 , 陶宏开确实令社会大众更加重视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 。 可是他的观点实在太偏激、极端了 , 缺乏理性思考 , 再加上涉嫌身份造假 。 2013年左右 , 陶宏开慢慢在舆论场中销声匿迹 。
可这并不意味着争论已经结束 , 更不是游戏玩家、游戏公司已经取得胜利 。
在客观上 , 很多青少年、儿童出现的行为问题、精神心理问题、乃至家庭关系的问题 , 仍摆脱不掉网络游戏的影响 , 有部分的确出现了成瘾症状;家长们急于解决这些问题的需求也大量存在 。
这就催生了社会上大量的“戒网瘾”“青少年行为矫正”机构 , 很多机构利用不规范、甚至是不法的手段对青少年进行“干预” , 导致他们遭受巨大伤害 。 曾处于风口浪尖、后来被取缔的“杨永信临沂网戒中心”和“豫章书院”就是典型代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