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与哀悼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三 )


丧失与哀悼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文章插图
有时人们没有现实条件表达哀伤 。
我至今还记得08年汶川地震几个月之后看到的一则新闻:一位当地的救灾干部因为抑郁自杀 。
详细了解之后发现:
原来这位干部的家人都在地震中遇难 , 但是他要负责当地的救灾任务 , 所以无暇他顾 。当其他人能够顺利完成对离世亲人的哀悼的时候 , 他的哀伤却无法进行 , 最终转变成病态的抑郁 。当他的工作最终能告一段落的时候 , 他选择了自杀 。
面对他人的丧失与哀伤 ,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感染的 , 他人的痛苦也可能击中我们心中被压抑的痛苦 。如果无法面对自己的这份痛苦 , 我们就可能以安慰他人的名义 , 救自己内心的火 , 打断别人正常的哀伤过程 。
丧失与哀悼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文章插图
这在心理咨询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
例如一位中年男性向咨询师抱怨自己的中年危机——上有老下有小、性能力下降、事业发展不顺——的时候 。
咨询师能够做的可能只有静静的倾听 , 倾听来访者的哀伤:我丧失了自由 , 丧失了青春 , 丧失了事业发展的幻想 。我们对此很难做些什么 , 因为这是“天命” , 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 。我们能做的只有给他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 , 让他能够逐步表达自己的哀伤 , 完成对自己的重新认同与整合 。
与此同时 , 咨询师也需要面临自己的一个丧失——全能感的丧失 。我们并不是神 , 能够消除人世间的所有烦恼 。我们也需要好好的哀伤 。
如果阻止自己体验丧失 , 咨询师可能尝试给来访者各种各样的建议 , 以维持自己全能的自我感受 。其结果就是 , 咨询师阻碍了来访者体验丧失的过程 , 挤占了来访者表达哀伤的空间 。
UM心理的心理服务师被老师们反复灌输一个基本的咨询态度——“把来访者放在我们的心里” 。我曾经很好奇:如何才能把来访者放在我们的心里 , 我们要如何做才能体现这个态度?
或许我们可以从丧失与哀伤的角度去理解 。
丧失与哀悼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文章插图
有人说 , 人成熟的过程就是一遍遍体验丧失与哀伤的过程 。
心理服务师就是要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 , 在这个空间中每个人在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会被人看到 , 痛苦会被人理解 , 哀伤会有人陪伴 , 疲惫的心能够得到喘息 。
也由此 , 人有机会在挫折中重新站起来 , 掸掸身上的灰尘 , 继续前行 。就像UM心理服务常说的“用我们的陪伴 , 助你穿过暗夜” 。
写至于此 , 猛然想到 , 春节期间 , 在这美好佳节之际 , 我却写了那么多生生死死的文字 , 实在有些扫兴 。
不过转念一想 , 佛家有云:“唯苦近佛”——如果我们能够对自身的苦难有所认识 , 那就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发现幸福的生活 , 体会当下的美好 。
【丧失与哀悼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此说来 , 也算是帮大家“忆苦思甜”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