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是“心理投射”

【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是“心理投射”】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听到很多求助者都会说自己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或者是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以及内心经常会感到恐惧和焦虑 。这些问题如果仅仅是从表面上给出一些方法来解决,往往会在短期内就反弹,即恢复原来的状态 。因为这是一种“心理投射”现象,本质是内心当中有一个“声音”并不接纳自己 。

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是“心理投射”

文章插图
什么是“心理投射”?
小的时候,父母对于我的学习很重视,经常要求我要好好学习,如果我哪一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遭到父母的严厉批评甚至打骂!可是他们越是这样要求,我就越是紧张,一紧张我就学不进去,所以成绩就越来越差,很多年过去了,我却还是会觉得自己很差劲,会很自责,难免就会在意别人的看法 。
现在我已经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我非常爱我的孩子,我希望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快乐和幸福,可是我又总是在无意间去严格的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如果自己的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我也会很生气,甚至去打骂孩子 。
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是“心理投射”

文章插图
我发现自己越像原来的父母,我很爱自己的孩子,不想让他再像我这样 。如果我不去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很可能我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成为一个没有自我,总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人 。
例如,从一只猫身上,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出它的前主人待它如何,这也是一种心理投射 。
你在一只猫面前举起巴掌,猫突然就惊恐而逃,这说明它经常被主人打;
如果它表现的淡定自若,说明它没受过虐待和恐吓,以为你要爱抚它 。
对于猫来说,它对举巴掌行为所做出的反应,就是一种心理投射 。
上面这是一位学员在做咨询的过程当中的描述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他目前的形成方式,其实就是父母在他童年时期教育方式的投射!也就是说,在他的身上,特别是在教育孩子这一方面,总能看到父母的影子 。这就是一种心理投射,每当他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好的时候,想发生气发脾气的时候,就是将父母当年对自己的高期望,投射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
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在外界事物或他人身上的一种心理作用 。
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是“心理投射”

文章插图
人为什么会产生”投射心理“?
我们在年幼的时候和妈妈建立的那种关系,就好像是一个生活的模版一样,如果那个时候妈妈对我们是友善的、慈爱的、容易接纳的,那么我们在后来的成长过程当中和任何人的关系就会充满了友善、慈爱和接纳的味道;而如果我们在幼年的时期妈妈对我们经常充满了攻击性,总是会批评、指责和打骂我们,让我们经常体验到的都是敌意的话,那么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与他人的关系就会是紧张的,总是会感到担心和害怕的,而且防御心理也会比较强,当别人提出一些问题的时候,也会产生敌对心理,以及猜忌和不安的 。
所以,童年时期和父母的关系,会影响着我们长大以后和其他人的关系质量 。
那些总是不断担心别人会不喜欢自己的人,是在通过心理投射的方式,把这种担心抚养人可能会不喜欢自己的思想,投射到身边那些在乎的人身上 。那些总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人,也是投射了早年经历当中父母对自己的看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