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展到这里,已经不再仅仅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差异问题 。
受中、美、日文化不同程度浸染的家人不约而同选择“善意的谎言”,就连原本最坚定的Billi在家人带来的冲击下,也最终选择配合,笑着与奶奶说再见 。此间种种,更反映了年轻一辈观念和传统观念的对撞 。
这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直接体现在爱的表达方式上 。在社会学家帕森斯看来,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分别对应着“特殊主义”和“普遍主义” 。
在普遍主义社会里,规则是无差别地、平等地约束每一个人 。像Billi一样的诸多年轻人奉行的便是这样的思想,他们从小在城市里长大,更少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对他们来说,爱可以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而不论当事人面临着怎样的情况,他都享有知情权 。
但在运行着特殊主义的传统社会中,“标准”是因人而异的,他们会根据与对方的亲疏关系,决定采用何种行为方式 。面对奶奶的病情,Billi的其它家人出于大家族的责任观念,出于对奶奶的关怀,选择了更为隐忍含蓄的表达 。
事实上,Billi的观点在奶奶这里很可能是水土不服的 。虽然都是出于对家人的爱,但很多情况下,表达爱,并不是以自己认为正当的方式把它传达出去这么简单 。我们也需要考虑所爱之人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适合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
虽然传统观念当中有不少糟粕,但在这片土地上,它所能带来的亲密的人之间的扶持与信靠,却也无以伦比 。像奶奶当初对待爷爷那样,Billi的家人们同样选择在奶奶最后的岁月里,成为她的精神支柱,以一种更为轻松释然的态度,告诉老人一切安好 。

文章插图
回到美国后,走在街上,Billi突然想起了奶奶教给她的“驱除浊气的拳法” 。她停下脚步,大喝一声“哈”,镜头一转,却惊走了奶奶居住小区内,树上的飞鸟 。
Billi笑了,她用奶奶传授的锻炼方式,与自己达成了和解,她终于明白,重要的并不是告别方式,而是背后所蕴含的、奶奶能够接收到的浓厚的爱意 。
正如影片的导演王子逸所说,“我们最终将失去我们所爱的人 。”
但在失去之前,我们还能表达爱 。

文章插图
如果你也像女主角Billi一样,生活在海外,或是北上广等大城市,过年回到家乡,想必也会直面亲戚间的“人情世故”——拜年、送礼、回礼……是否也曾让你觉得反感、抗拒,难以适应?
【在可能的死亡面前,有时候只能选择沉默】过年“走亲戚送礼”真的有必要吗?在前文中,我们提到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特殊主义的社会 。而“送礼”与“回礼”,在特殊主义的社会中,不仅是祝福与情感的表达,更是确认彼此之间“关系”存在的途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父母和孩子最糟糕的关系,憋着爱憋着恨
- 疫情下,亲密关系的危机与机遇
- 借钱是情谊的考验吗?还钱催不催是个心理问题
- 面对社交恐惧,我是如何拯救自己的?
-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顽童的防御机制
- 花落|我站在秋的路口(真美!)
- 真空的粽子放冰箱哪层
- 包好的粽子没煮怎么保存
- 薄荷驱蚊还是猫薄荷驱蚊
- 杨梅用清水洗的干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