夬卦 周易第43卦:泽天夬兑上乾下


夬卦 周易第43卦:泽天夬兑上乾下

文章插图
周易第43卦:泽天夬(夬卦)兑上乾下【夬卦-综合详解】决断、解决、处决、缺陷 。
夬字现多只用于易经卦名,教育部标准国语字典读“怪”,或者也可读“快” 。《说文》:“夬,分决也 。”也是现在说的分判,判决 。夬卦卦义则是指阳与阴分判,君子与小人画清界限 。如卦辞所说“扬于王庭”,为君子处决小人之义 。
实际上夬为玦的本字,玦读作“决”,因此“夬”读作“决”是比较正确的 。夬是古代一种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君子佩戴象征决断、果决 。送人玦则有诀别的意思 。君送臣环(圆形的玉)代表“还”,回来 。送玦则代表“诀”,诀别,离去 。夬也可作“缺”解,因玦玉还有夬卦都有一个缺口 。
王家台秦简作罽,罽音计,《说文》“鱼网也” 。朱兴国认为,罽即剡,“锐”的意思:“夬亦有锐义 。异名同义 。”(《三易通论》)清华简作
夬卦 周易第43卦:泽天夬兑上乾下

文章插图

夬卦 周易第43卦:泽天夬兑上乾下

文章插图
作何解还有待深究 。但叏与殳形似,殳或许是叏之讹 。介为大,玠为大玉 。因此
夬卦 周易第43卦:泽天夬兑上乾下

文章插图
有可能是大的玦玉 。
《系辞传》:“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这是说古代书契、符契,契约的发明是以夬为灵感 。
就二体来看,泽上于天,泽水满溢而下,为水决而溢,宋明儒将其解释为君子泽惠天下,主要依据《象传》:“君子以施禄及下 。”然而细究之,兑实为大凶之卦,取象应作毁折、毁损 。夬卦为兑泽大水向下毁折,为灾及天下之象 。此外,干阳畜积于内,与兑泽对决,亦有大人处决小人之义 。再就大象来看,一阴高高在上凌驾五阳 。《易经》中阴乘阳为逆,而夬卦一阴凌驾五阳,则是逆中之逆 。再从卦气消长来看,则是五阳将解决掉最后一阴的时候,而这最后的一个阴爻,也是最为顽强的一爻 。
细读夬卦卦爻辞,夬卦实无君子膏泽天下的意思 。盖因《彖》、《象》等传是一个极度道德化与励志化的易经解释,可做为君子励志之用,但若回归《周易》原始的吉凶占断,这样的解释反而造成很大的混淆,这里就是一个好例子 。
卦序上夬卦是继益卦而来,《序卦》曰:“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 。夬者,决也 。”一直增益,到最后一定会过满,过满则溢出(决),溢出就是决 。事实上益原本就是“溢”的本字 。
就吉凶来看,夬卦通常意谓着凶险的人事斗争,面临必需决断的时候,特别是人事上的取舍,将与人画清界限 。君子将与小人摊牌,将小人解决掉 。决断的吉道则在于健而说,内有刚健果决的决心,外有圆融的手腕以达到圆融之境,如此则能有长远的利益,这也是《彖传》说的“决而和” 。
就卦气而言,夬卦是继大壮卦而来,且两卦都是阳气壮盛,因此夬卦很多爻辞的故事都是继大壮卦而来,两者爻辞而也有很多类同之处 。比如大壮卦中公羊冲撞围篱的故事,在夬卦中也继续上演 。本文取自易学网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 。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
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 。
【夬卦-卦辞详解】【夬卦】 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