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卦 周易第49卦:泽火革兑上离下


革卦 周易第49卦:泽火革兑上离下

文章插图
周易第49卦:泽火革(革卦) 兑上离下【革卦-综合详解】改革、变革、革命、去除旧的不用 。
依《说文》,革字原本指的是皮革,将兽皮的毛除去之后的皮,与原来的皮草有很大的改变,因此引申就是改变,改革 。另《说文》引革的古文
革卦 周易第49卦:泽火革兑上离下

文章插图
,字的形构为“三十年”,意指三十年一世,一世则世道更始,也就是变革 。
帛书作勒,为革之假借 。清华简作悈 。《说文》:“悈,饬也 。”《方言》:“悈,革,老也 。”悈与戒通,为警戒的意思,但也可与革互通 。
《彖传》以两女同居无法相处来讲革卦 。又引“汤武革命”,命为天命,革命即改变天命,让天命从商转到周,因此为改朝换代之义 。
上为少女,下为中女,少女和中女无法相处之象 。泽水往下要浇熄→离火,离火炎上要烧干上面的泽水,为泽水灭离火,离火灭泽水,水火不兼容的卦象,因此终将变革 。若是问人际关系和感情,革是一个大凶之卦,表示人与人不但不和,而且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这也是《彖传》说的:“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
同样是少女与中女在一起的睽卦则是孤独、分离的意思 。因离火在上炎上,泽水在下润下,火与泽不同路,相去更远 。意谓两个女人井水不犯河水,道不同不相为谋 。
卦序上,革卦是继井卦而来 。井卦改邑不改井,但物极必反,所以继之以革 。就如恒卦之后,稳定久了就要遯(逃)、大壮(大撞)一样 。
《杂卦传》:“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革与鼎为一体之两面,革是去除旧政权,就是改变天命 。鼎则是建立新政权,继承天命 。
得革卦代表该是改革的时候,所以革卦的吉应在于改变、变革,若守旧不变则凶 。如果是自我反省,自我改变,那么就是改革、革新;但若是留着让别人来帮你改变、革新,那么就变成革命 。
【革卦-卦辞详解】【革卦】 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
兑为少女,离乃中女,本卦泽火革,即如同二女同居一室而无法相处融洽之象,势必懂得如何处理解决的方法;意谓着改革之道–利用火之智慧、理性、勇气,已达于谐调、圆满的境界 。
改革之成败与否?纯在于理之正与不正,时机是否成熟可行?权宜、变通的措施,是否合情合理,适时贴切?绝不可草率倡导改革,更不可以权势、力量、欺诈、诓骗地手段,反易陷众人于苦难之中 。
因此,改革须重视手段、变通、情理和时机;如此方能一举成功,而不致造成偏差和懊悔 。
〔加注〕关于过去对于“已日”的解释,各有不同的说法,依我个人按象辞上的意义来说,应该是天命已至日,比较适宜 。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 。”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革”至于“井”之下,那是依据序卦传上所说的“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之故 。
泽为“水”离为“火”相克相息之象 。当天命已治的日子,加以改革的话,即能孚信于天下 。等候天命以至的日子,加以改革的话,人人都会认为理所当然,不会指责,因此不会有后悔 。“二女同居”一辞,亦有见于“睽”,所以大家很熟悉 。然而,睽之场合,末女“兑”因受父母宠爱,留在家里,而中女“离”被父母疏远在外,变成互相反目之象,在此卦与上述相反后,即变成中女“离”在内而末女“兑”居外,那么?究竟是火把水蒸干了,还是火被水熄灭呢?须经一番相争,决定何者获胜后,方能改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