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上门按摩服务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邓勇
推拿按摩作为一种保健养生的方式 , 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兴起 , 上门按摩服务逐渐成为新的健康消费项目 。相较于传统推拿按摩行业 , 互联网推拿按摩具有商家资质展示和比较 , 整合多种服务项目 , 以及优质优价等特点 , 有望解决传统按摩行业中从业者资质不达标、服务项目单一的问题 。但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 , 其发展中也有一些难题仍有待破解 。
上门服务符合市场期待
【个人上门按摩服务】导流到店的运营平台在早期受到很多线下商家的欢迎 。通过这类互联网平台 , 客户可以与技师在线聊天 , 增加了客人和技师之间的黏性 。但是 , 因为有百度糯米等大平台 , 吃喝玩乐、推拿按摩都能找到 , 用户很少愿意再关注一个只提供推拿按摩的平台 。因此 , 这种模式表现出竞争乏力的态势 。另一种商业模式提倡“上门与到店结合” , 但某种意义上来说会“左右为难”:如果上门服务的价格比到店还便宜 , 那么就有很大一部分用户会选择上门服务 , 导致店面的订单量会大幅减少 。同时 , 这种模式也很难形成一个服务闭环 , 难以对服务形成强有力的监督 , 用户体验得不到保障 , 客户留存率不高 。
而当前“互联网+推拿按摩”一种较为成熟且发展前景较好的商业模式是“纯上门模式” 。这种模式不是单纯地把实体店服务搬到线上 , 而是有完整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服务品控和用户评价体系 。推拿按摩的需求往往发生在客户身心疲惫的时候 , 而“上门服务”刚好可以满足客户此时潜在的心理需求 。对于一些出行不方便的老年人 , 上门服务更加体现出便捷的优势 。
“透明”助长良性业态
“互联网+推拿按摩”行业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存在 。店家往往为了扩大客户群体 , 在顾客反馈中雇水军刷评论 , 消费者不能以直接方式知晓技师资质和入驻店家资质 , 加剧了“不透明”问题 。推拿按摩技师水平参差不齐 , 甚至很多技师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按摩培训就开始从事足疗按摩服务 , 用户体验非常不好 , 再次利用平台的可能性也就会小很多 , 严重破坏产业生态的建设和平台企业的发展 。
针对技师资质不透明这一问题 , 一些平台已有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 。例如 , 技术专业化为基础 , 对按摩师团队进行标准化管理 。在技师招聘环节 , 除了需要按摩技师拥有不同等级的按摩师证、执业医师证、康复理疗师证等相关证件外 , 平台还进行实操考核 , 由按摩专家全权负责招聘 , 考察应聘技师手法是否专业 , 并对其专业医学知识进行考核 。技师考核过关后 , 还需进行统一的服务培训 , 并严格规定所有的服务流程 。这些做法都能有效提升服务品质 , 减少服务信息的“不透明” 。
监管短板有待补齐
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严格的监管 。当前 , “互联网+推拿按摩”缺乏相应的监管体系 , 总体看 , 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
首先是监管主体不清 。由于缺乏法律依据 , “应由谁来监管”尚不明确 , “九龙治水”的乱象或会导致相关行政部门缺位 , 致使部分不法经营者有可乘之机 。相关监管主体越权监管也时有发生 , 以干预、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方式进行监管 , 会阻碍推拿按摩O2O行业的长远发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