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亲家相处,只有做这两点,才能处好关系( 二 )


文家备了花茶、团圆果、羊鹅、酒坛、还有几匹好的布料 , 这样的寒酸让王氏有了想哭出来的愤慨 , 也让如兰有了恐婚的想法:
我是怕了 , 怕敬哥哥以后会欺负我 , 怕以后在姐妹当中抬不起头来!怕那尖酸的老婆子会欺负我 。
与亲家相处,只有做这两点,才能处好关系
文章图片
看着如兰郁郁寡欢 , 王氏三天两头去文家串门 , 顺便再居高临下地对文老太太吆五喝六 , 毕竟文家的房子是王氏买的 。
刚开始 , 文老太太对如兰挑事时 , 文炎敬还替她说怼自己亲娘:
你既看不上人家闺女 , 如何好意思住着人家宅子 , 赶紧搬出吧 。
这时的文炎敬还是很袒护小娇妻的 , 也愿意跟妻子站在统一战线来对付文老太太 , 但随着王氏的到来 , 让文炎敬有了点意见 。
文炎敬再怎么替如兰想 , 眼见着丈母娘王氏劈头盖脸地批评亲娘文老太太 , 也有点不舒服 , 但王氏丝毫不觉得有不合适 , 还是我行我素 。
在王氏看来 , 你文家吃我的、住我的 , 还仰仗着我们盛家 , 只能做小伏低 , 还不能有什么意见 。
王氏的“过度关心”慢慢也让文炎敬有了芥蒂之心 , 尽管他知道自己母亲不讲道理 , 又刻薄贪心 , 但看着丈母娘不断来挤兑母亲 , 让她下不来台 , 多少都有点不舒服 。
与亲家相处,只有做这两点,才能处好关系
文章图片
不过 , 王氏一时的解气 , 也有很大的副作用 , 慢慢让文炎敬对如兰有了意见 , 甚至还想着纳妾 。
王氏心疼如兰可以理解 , 但她数次去文家挑衅 , 不仅没有帮到如兰 , 还让如兰的婚姻陷入危机 , 这不是帮女儿 , 而是坑了女儿 。
像王氏这样的父母并不在少数 , 他们认为既然女婿没有办法让女儿过上安心的生活 , 便主动介入女儿的婚姻 , 甚至要求女儿服从于他们 。
在心理学中 , 这样的父母就是控制型父母 , 自己发泄完了不满情绪 , 却没想过自己的举动 , 实际是种越界 。
界限感 , 是亲家相处的根本
丈母娘、婆婆和小夫妻之间的关系之所以棘手 , 是因为它是一种三角关系 。
尤其是面对爱挑事的丈母娘以及不省心的婆婆 , 是一种针尖对麦芒的关系 。
从心理学中来看 , 有些婆婆对儿媳之所以不满 , 是因为有儿媳后儿子不再关注自己 , 有的是原生家庭中婆婆习惯性强势 , 喜欢自作主张 。
像王氏就是强势和主张 , 而文老太太则是对于盛家介入了自己太多家事后的反感 。
与亲家相处,只有做这两点,才能处好关系
文章图片
这也让小夫妻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 原本感情是他们自己的事 , 现在丈母娘和婆婆同时的参与与剑拔弩张 , 夹在中间很为难和沮丧 。
一旦丈夫对丈母娘的越界干涉有了意见 , 很容易将这种愤怒投射到妻子身上 , 让妻子产生一种被抛弃和不被理解的悲伤 。
高情商的父母和亲家 , 是不会干涉小夫妻的生活 , 而是把生活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自己 , 毕竟年轻人的感情 , 即便看到也无法改变 , 倒不如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 , 去按他们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
所以与亲家相处 , 既不要过度干涉 , 也不要去越界 , 退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 , 只要年轻人自己觉得幸福就好 。
不干涉的生活才会有自由 , 不越界的生活 , 才意味着圆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