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型|从简约的旧朝遗韵开始

《中国妆容之美》李芽陈诗宇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从史前到清 , 中国女性为谁化妆 , 如何化妆?该书以古画、雕塑、壁画为入口 , 以诗文典籍为辅助 , 展示中国古代妆容细节 , 探讨历代女性地位与东方审美 , 同时以29组真实妆容复原图 , 再现中国历代女性妆容之美 。
本书不仅是一部详尽的妆容史 , 更是一部独到的中国妆容图谱 。 两位作者发起中国古代妆容复原项目 , 邀请造型、化妆、摄影专家和模特 , 共同完成了中国历代女性妆容复原 。
自入宫到退位 , 武则天历经初唐至盛唐 , 近七十年里 , 随着整体国力、经济、文化风气甚至气候等各种因素的改变 , 这一段时间的宫廷装束 , 不管是整体审美 , 还是妆面、发型、首饰、服装 , 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从质朴简约发展到华丽浓艳 。 作为一位最终登上帝国政坛顶端的女性 , 武则天对当世时尚也有强大的影响力 。
武则天生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 ,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十四岁时入宫 , 当了十二年才人 , 太宗去世后随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 。 贞观距唐代开国不远 , 女装风格与北朝后期、隋类似 , 崇尚纤细的身形 , 妆饰相对保守、简单 , 尚未形成夸张浓烈的风格 。 此时的宫中嫔妃 , 应该多妆面浅淡 , 略施粉黛 , 朴素而清秀 , 梳着高髻 , 身穿大袖襦衫 , 束着裙腰极高的长裙;而身份较一般的女性 , 则可能更多穿着窄袖衫子和间裙 , 发型以各种鬟髻为主 。
正所谓“红衫窄裹小撷臂” , 初唐女性上衣多为交领或圆领襦衫 , 日常一般穿着窄袖短衫子 , 裙腰位置也极高 , 甚至束至胸上腋下 , 几近领口 。 宫女、婢女在室外行走或劳作时 , 还会在腰胯部束带 , 将裙摆收高以便于行事 。 普通发型仍有浓郁的隋风 , 鬓发收拢服帖 , 头顶则以低矮的层叠盘绕型发髻为主 , 或盘绕成单髻 , 或带鬟双髻 。 面妆多是浅淡的白妆 , 眉形也或纤细或短小 , 唇色淡雅、唇形小巧 , 整体呈现收敛、含蓄的状态 。 反映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故事的《步辇图》中 , 宫人正是如此打扮 。
高髻之风已经出现 。 宫中贵妇喜好挽发后收拢至脑后 , 再自下翻转而上成髻 , 或即文献所称的“唐武德中 , 宫中梳半翻髻” 。 这种高髻出现之后 , 很快自上而下流行至民间 。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 , 唐太宗征调数万民夫修建洛阳宫 , 直言敢谏的中牟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坚决反对 , 还特别提到一句“俗好高髻 , 盖宫中所化” , 说民间风行高髻 , 就是因为宫里嫔妃们所起的不良带头作用 。 太宗听后勃然大怒 , 认为皇甫德参的指责完全是毁谤 , 耍性子说:“难道要我大唐宫中嫔妃都没有头发 , 你才满意吗?”(此人欲使宫人无发 , 乃称其意!)后来在魏征的劝谏下 , 太宗平息怒火 , 还对皇甫德参进行了赏赐 。
虽然被批评了 , 高髻之风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 这种发型一直延续到盛唐以后 , 成为唐代女性发型中地位较高的一种 , 初盛唐壁画、陶俑中的仕女为首者往往都头梳高大发髻 , 有如刀形 , 我们现在也将其称为“刀髻”或“单刀半翻髻” 。 这在贞观时期京畿一代的墓葬壁画、陶俑中非常常见 , 比如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礼泉昭陵杨温墓里的侍女 , 前四位便头梳高髻 。 还有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的段元哲墓、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郑乹意夫妇墓、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的昭陵长乐公主墓、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的昭陵李思摩墓中 , 也可以看到类似发型 。 高髻可以说是唐代相当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发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