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身心灵|《武林揭秘》第十一章 神拳双蔡(下)


尚福身心灵|《武林揭秘》第十一章  神拳双蔡(下)
文章图片
尚福身心灵|《武林揭秘》第十一章  神拳双蔡(下)
文章图片
尚福身心灵|《武林揭秘》第十一章  神拳双蔡(下)
文章图片
尚福身心灵|《武林揭秘》第十一章  神拳双蔡(下)
文章图片
尚福身心灵|《武林揭秘》第十一章  神拳双蔡(下)
文章图片
尚福身心灵|《武林揭秘》第十一章  神拳双蔡(下)
文章图片


插图/潘月来
1979年4月 , 河南省登封县嵩山脚下的少林寺门口热闹非凡 。 十几位年近古稀的老僧披上了十几年未穿的崭新袈裟 , 在数千围观群众的簇拥下 , 满面笑容地在少林寺残破的门前一字排开 , 迎接一位从日本前来的贵客——曾经的侵华日军普通士兵 , 少林寺入室弟子 , 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掌门宗道臣大和尚 。

宗道臣 , 原侵华日军华北谍报人员 , 1940年代在华期间 , 他跟随少林派传人学习少林拳法 , 后来在少林寺受戒为入室弟子 。 宗道臣在少林寺时 , 时常观摩“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壁画 , 仔细揣摩画中武僧的打斗动作 , 又加入其它少林拳法和擒拿术 , 学得了一套拳法 。 日本投降后 , 他将少林拳法带到日本传授 , 被日本人称为“打架和尚” 。 后来 , 他还建立了“金刚禅总本山少林寺” , 逐步发展为日本人数最多的武术组织 。 1979年 , 中日恢复邦交后 , 为回报嵩山少林寺传授自己少林武学的恩情 , 宗道臣大和尚历经波折 , 前后四次回到少林寺认祖归宗 。
在第一次回少林寺时 , 宗道臣看着眼前的景象 , 老泪纵横 。 彼时 , 经过了历史风波的少林寺 , 寺内僧侣都已是风烛残年 , 曾经的少林武僧更是几乎绝迹 , 中国少林武学传承几近断代 。 为此 , 他向中方接待人员提出 , 想要派日本少林弟子几十人来少林寺 , 将少林武技反哺中国 , 或者由中方派出人员到日本少林重学少林武功 。
此时 , 传统武术不能打 , 不会打的现象已经出现 , 而能打斗的传统武术 , 技术也很落后 , 武术格斗搏击面临断代的危险 。 这并不是少林寺独有的现象 , 而是十年浩劫后中国武术界的普遍现象 。 在南方的上海 , 蔡龙云和蔡鸿翔老师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
部分传统武术已经不能打的问题 , 是晚晴以来的一百多年里中国错综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造成的 。
解放前 , 传统武术界除了霍元甲、孙禄堂等极少数有旧政府扶植的拳师 , 有着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 可以进行系统教学 。 其他的大部分拳师 , 其实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

武术家禇桂亭
武术家褚桂亭由于生活窘迫 , 曾做过京剧班里表演套路和跑龙套的武生;海灯法师曾在上海的复兴公园撂地摊“卖拳头” , 表演杂耍、刀枪剑戟、少林拳和硬气功等;卢氏心意六合拳的卢嵩高 , 主业是卖大饼、馒头和馕 。 还有大量的拳师从事镖局、护卫、跑江湖卖艺等三教九流的工作 , 甚至一些人落草为寇 。 武术家和武术的社会地位非常低 。
解放后 , 中国获得了新生 , 在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重视下 , 这批老武术家也重获新生 , 被各地组织的武术院、武术协会、武术队等聘请为教练 , 受到社会尊重 , 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