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医世界新媒体|刘渡舟教授临床极效头痛案,最快2剂治愈( 四 )


10 活血化瘀法
头部外伤 , 瘀血内阻 , 或头痛日久 , 痛久入络 , 致瘀血内阻脑脉 , 故头痛剧烈 , 经久不愈 , 痛处固定不移 , 痛如锥刺 , 舌有瘀斑 , 脉细涩者 。 治宜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 。
刘老常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桃仁9g红花9g川芎3g
赤芍3g老葱30g当归尾5g
牛膝9g丹参12g地龙9g 。
本方是由补阳还五汤去黄芪 , 加丹参、牛膝、老葱而成 。
如头痛已减轻而出现半身手足行动不利 , 甚至瘫痪不用 , 或偏左侧 , 或偏右侧 , 此是瘀血引起的经络阻滞 , 称为半身不遂 , 治宜补气行瘀 ,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之 。
11 益气养血法
脾为后天之本 , 脾虚则生化之源不足 , 气血亏虚 , 中气不足 , 清阳不升 , 清窍失养 , 故头痛隐隐 , 时发时止 。
伴见:倦怠乏力 , 气短懒言 , 口淡乏味 , 舌淡红苔薄白 , 脉大无力等 , 治宜补中益气升清之法 。
刘老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黄芪15g党参15g当归10g
白术10g炙甘草15g陈皮6g
升麻6g柴胡12g川芎10g
蔓荆子10g菊花10g
少加细辛2g姜9g
枣6枚为药引 。
刘老指出: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是“起疼卧安” 即起床活动时疼痛发作或加重;
卧睡时 , 疼痛较轻或消失 。
刘老另有一治疗气虚头痛的简易方:
党参9g黄芪9g升麻1.5g
蔓荆子9g
水煎服 临床可资借鉴 。
若因脾虚生化之源不足 , 导致气血亏虚 , 或因失血致血虚 , 血虚则不能上荣于头面 , 故头痛而晕 , 缠绵不休 。
伴见面色少华 , 心悸怔忡 , 失眠多梦 , 舌质淡 , 苔薄白 , 脉细弱等 。 治宜滋阴养血 。
刘老常用荆穗四物汤:
当归20g白芍9g熟地9g
川芎9g荆芥穗15g何首乌12g 。
若血虚不能养肝 , 肝风内发 , 头痛、抽搐 , 或一时晕厥 , 不省人事 , 移时始苏 , 脉细弦 , 舌淡唇白者 , 刘老则用《本事方》白薇汤补血柔肝以治之 。
方用:
白薇30g当归30g
人参15g甘草10g 。
12 补肾填精法
肾主藏精生髓 , 脑为髓之海 , 肾虚则精髓不足 , 髓海空虚 , 故头痛而空 。
伴见:眩晕耳鸣 , 健忘 , 腰膝酸软 , 遗精带下 , 神疲乏力 , 舌淡苔薄 , 脉沉细无力 。 治宜补肾填精 。
刘老常用大补元煎治之 。
组成:
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5g
枸杞15g当归15g杜仲15g
菟丝子12g党参20g炙甘草6g 。
医案
医案 01
患者 , 男 , 48岁 。
夏日酷热 , 夜开电扇 , 当风取冷 , 而患发热 (39.5℃) 与头痛、气喘等证 。
急送医院治疗 , 西医听诊肺有罗音 , 诊断为感冒续发肺炎 。
经用抗炎退热等法 , 五日后发热与喘已退 , 而体温恢复正常 。
惟头痛甚剧 , 病人呼天喊地 , 不能忍耐 , 须注射“杜冷丁”方能控制 , 但止痛时间很短 。
不得已邀刘老会诊 。
【华医世界新媒体|刘渡舟教授临床极效头痛案,最快2剂治愈】查体:切脉浮弦 , 无汗 , 苔白 , 舌润 。
刘老辨为:风寒之邪 , 伤于太阳之表 , 太阳经脉不利其头则痛 , 所谓不通则痛也 。
用药:

荆芥10g 防风10g川芎10g
羌活6g细辛3g薄荷3g
白芷6g清茶6g 。
此方服至第二剂 头痛全止 。
按:
本案头痛伴有发热、气喘 , 为风邪袭肺 , 遏阻清阳所致 。
《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谓“伤于风者 , 上先受之” , 即为此意 。
若风邪稽留经脉 , 阻滞不通 , 则往往头痛剧烈 , 难以忍受 , 甚则其痛或偏或正 , 休作无时 , 迁延不愈而成“头风” 。
川芎茶调散为治疗头痛之名方 , 方中川芎走而不守 , 能上达巅顶 , 下至血海 , 行血中之气 , 长于止痛 , 为治头痛之要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