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美国人,8岁时第一次来中国,25岁嫁给了中国人

黄小猫/口述
邵峋/撰文
我是黄小猫(@黄小猫毛芹) , 英文名KatherineElizabethAckerman , 1990年冬天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个郊区 。 从8岁那年第一次来到中国 , 住进沈阳师范大学后 , 我的人生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
我,美国人,8岁时第一次来中国,25岁嫁给了中国人
文章图片
8岁一家人第一次来美国 , 我在前排右二
其实英文里没有对应“缘分”的这个词 , 但我是相信缘分的 。 能与中国结缘 , 能与沈阳师范大学结缘 , 能与我的中国爱人结缘 , 能和爱的人有了宝宝 , 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
我,美国人,8岁时第一次来中国,25岁嫁给了中国人】还记得那是1999年 , 我爸把我们兄弟姐妹4个孩子叫到客厅 , 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们:我们全家要搬到中国去工作和生活了 , 爸爸妈妈要去沈阳师大当外聘英语教师 。
后来我才知道 , 爸爸是用了美国终生教授才能享受到的福利——学术休假 , 去中国做为期半年的工作研究 。
我,美国人,8岁时第一次来中国,25岁嫁给了中国人
文章图片
我们在费城家里的合影 , 我在左三
我爸当年在东斯特劳斯堡大学教发声学 , 妈妈也是教育学专业语言学教授 。 来到中国 , 他们都教英语口语 。 我妈很喜欢中国美食 , 热爱中国文化 , 看过英文版的中国四大名著 , 其中《红楼梦》更是读了好几遍 。 一开始来中国也是为了圆妈妈的中国梦 , 因为她希望来中国生活看一看 。
但对于那个年代的美国大众来说 , 中国是一个遥远神秘的国家 。 我们要举家搬到中国的事情在美国当地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 甚至费城当地电视台都来采访我们一家 。 他们问我们为什么要去中国 , 准备去多久之类的 。 我们回答说因为我们都很喜欢中国 。 在那次新闻里 , 我们一家人状态都很兴奋 , 欢呼雀跃 。
之所以能没有后顾之忧地举家搬来中国 ,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家孩子一直都是在家学习 。 因为父母都是大学教授 , 他们觉得安排在家学习能更灵活 。 我们从小就培养了很强的自学能力 , 能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学习 , 周末还会去学体育和音乐 。
我,美国人,8岁时第一次来中国,25岁嫁给了中国人
文章图片
我们在沈阳师大留学生宿舍跟学校老师合影 , 我在右三
那时候是不太可能在美国学中文的 。 于是我们一家人带着语言障碍来了中国 , 开启了异国他乡的新生活 。
因为妈妈对中国的热爱 , 潜移默化地 , 她希望孩子们也会喜欢中国 , 能适应中国的生活 。 所以刚开始来中国的时候 , 妈妈努力给我们做了榜样 。 比如遇到一些跟美国不同的地方 , 她会告诉我们这个不一样 , 但不一样也很好 。
比如 , 在中国大家如果喜欢一个小孩 , 就会喜欢去摸一摸 , 哪怕是在大街上互相不认识 。 但这在美国是不可以的 。 那时孩子们都比较小 , 我才8岁 , 弟弟才6岁 , 大家接受能力都很强 。
遇到语言障碍 , 大家基本都靠肢体沟通 。 小孩子在一起互相交换个玩具 , 就能交上朋友 。 别的孩子父母也会给我们做一些简单的翻译 , 于是大家很自然地过渡了美中转换时期 。
我,美国人,8岁时第一次来中国,25岁嫁给了中国人
文章图片
我和中国朋友的合照
第一次来中国 , 我们在沈阳待了8个月 。 沈阳人非常多 , 特别热情 , 不管去哪都有人想跟我们合影 , 因为我们这种六口人的外国人大家庭 , 在当时的中国实在太罕见了 。
我们住在沈阳师大位于北陵公园附近的留学生楼里 。 那是一栋五层的小楼 , 一二层是办公室 , 三层是女生宿舍 , 四层是男生宿舍 , 五层是外教宿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