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熊玲:谈谈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咨询师|熊玲:谈谈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文章图片
咨询师|熊玲:谈谈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文章图片
请问熊玲老师,外行人对心理咨询都有哪些误解?
尽管,心理咨询在目前已被大众有所认识和接受,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还是有许多人对心理咨询有不同程度的误解 。以下,对常见的误解做一呈现和澄清:
(1)认为心理咨询是伪科学,犹如算命一样是哄骗人的
这一认为,只能说是没知识没文化的愚昧至此 。古今中外,都把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列为重要的人文科学,而心理咨询在西方社会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我国虽起步晚些,但在02年9月已被国家列为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执业项目 。目前的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已达到数万人,他们分布在各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各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各司法、公安部门(如监狱、劳教、戒毒所等),各大社区的社工组织,各大公司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心理援助中心等领域,从事着人类心灵的救助工作 。
无论那个时代,人都是极其聪明,任何学科若不具备实质价值、从业者若不具备真才实学,都哄骗不了谁的 。
(2)把心理咨询对象等同于“精神病”,觉得去看心理咨询说明你有神经病或精神病
此误解是把心理问题、神经病、精神疾病给混淆,这仍是无知之谈 。许多外行认为的神经病就是精神病 。正确的理解是:心理问题是心理亚健康一类的表现在性格、情感、人际交往、工作压力、家庭矛盾、个人成长等方面的问题;神经(内科)疾病,是大脑神经系统的问题;精神病是有生理病理基础、伴有情感思维障碍,又分为人格障碍、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等一系列问题,在精神医学上有着严格诊断标准,需要住院治疗的一类疾病 。
心理问题是不需要药物,而通过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可以得到帮助的 。在心理咨询业很成熟的一些国家,看心理医生就像看伤风感冒一样普通,每1000人中就有1名心理咨询师,他们把接受心理咨询看成是提升个人素质,提高生活品质的一种渠道 。
(3)心理咨询就是耍嘴皮子,不解决实际问题
这跟(1)的误解有类似,但区别在于:彼是完全对心理咨询无知,此是对心理咨询的不信任 。应该说,心理咨询不能帮助所有心理问题,但如果属于心理咨询范围的问题,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是能够解决的,只是有个重要前提:接受心理咨询者有意愿的同时,需有对心理咨询的一定信任度 。如果你很怀疑心理咨询,那么,就还不是适宜做心理咨询的时候 。
如何消解做咨询前的疑虑?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心理学的常识,了解一些专业机构、专业老师的发展背景等 。关于“接受心理咨询前需要做些什么”“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等知识,如今的网络时代已有非常多的介绍 。疑惑者,可耐心看看 。
凡耍嘴皮子的职业,都寓意内在有货,嘴巴只是输送的工具 。心理咨询师若没有实力,干不了这一行,因我们面对的是人,是人内心深处的东西 。而来访者更不是傻子,他能感受和判断他面前的心理咨询师,是有能力帮助他的,还是肤浅、解决不了问题的 。
咨询师|熊玲:谈谈对心理咨询的误解
文章图片
(4)心理咨询不收费,或收费太高心理咨询作为正式的职业服务于社会,就理应收费 。收费标准,我国目前受制于市场经济(除学校、医疗部门):北上广等城市为每小节(50分钟)500--1500元人民币,内地城市每小节为300-1000元人民币 。据说国外的心理咨询收费,一般是每小节300--1000美元 。要承认,这样的收费,相对于众多低收入的国人来说,的确是难以承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