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起底欧莱雅“美护”帝国:23个品牌“连轴转”,打下2119亿江山( 二 )
除了美妆行业之外 , 其他行业也有这种打法 。
例如运动服饰界的安踏 , 旗下就有安踏儿童、斐乐、斯潘迪、迪桑特等八个品牌 。
因此 , 品牌矩阵模式已经被各行各业验证其可行性 。
然而 , 欧莱雅的“品牌矩阵”打法不同点在于 , 其“买买买”的商业策略 , 有充足的资源和资金 。
1907年成立的欧莱雅 , 在发展道路之处就擅长收购并购 , “纽约美宝莲”和“植村秀”都是其并购成功的例子 。
顺势而为 , 将其“买买买”的策略带入了中国——在美即面膜最风光的时候 , 成功将其纳入麾下 。
不过 , 并非所有“品牌矩阵”打法都会成功 , 企业的盘子越大 , 风险就越高 , 过多的品牌很有可能压垮一家公司 。
那么 , 为什么欧莱雅的品牌矩阵之路走得比较顺利?
《松果财经》认为 , 这与欧莱雅的全渠道销售、产品创新 , 数字化营销、睿智的投资有关 。
文章图片
除了品牌矩阵覆盖到全品类之外 , 欧莱雅还提供了电商、百货商店、超市、大卖场、化妆品专卖店、免税商店、发廊、药房及邮购等多样化的销售渠道 , 让欧莱雅旗下的产品随处可见 。
其次 , 是欧莱雅对品牌创新和品牌本土化的执着 。 早在2005年 , 继续巴黎、纽约和东京之后 , 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研发与创新中心于9月在上海开业 , 专门从事对中国人皮肤、毛发以及中国原材料和配方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
另外 , 在营销上 , 欧莱雅采用了数字化营销的策略 , 在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内容化营销 。 欧莱雅还在2018年建立了风投基金BOLD , 旨在投资极具增长潜力的创新公司和新兴品牌 , 并从中占有少数股权 。
欧莱雅除了投资化妆品类的品牌之外 , 还入股了许多技术类公司 , 例如社区平台Tailify、社交程序 Veleza、AR视觉公司Preemadonna等 。 而这些公司都在不断为欧莱雅注入鲜血 。
多品牌打法确实铸就欧莱雅在中国迅速发展 , 但是如今的中国美妆市场日新月异 , 在大浪淘沙之下 , 欧莱雅还能保持竞争力么?
年轻人不再迷信大牌 , 欧莱雅如何应对“国货之光”?
目前 , 中国美妆市场正在急剧变化 。 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 , 到制造商、品牌商、再到终端渠道 , 可以说 , 每个环节都在剧烈地变化 。
以温碧泉、百雀羚为代表的传统美妆巨头们更新换代的同时 , 新兴国产美妆也正在加速提升市场份额 。
据腾讯发布的《国货美妆洞察报告》显示 , 从市场份额来看 , 国妆品牌已占56%的市场份额;从消费者购买意愿来看 , 42%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国货美妆品牌 , 九成消费者表示未来会再次购买国货美妆 。
文章图片
例如花西子、完美日记、HEDONE、VNK等物美价廉的国产美妆品牌依靠“花样营销”和“平价策略”逐步占领市场 。
同样随着国货潮的兴起、国货技术的提升及消费升级 , 年轻人也不再迷信大牌 。 2019年 , 成立才两年的完美日记成为首个夺得天猫双11彩妆销售冠军的国货品牌 。
除此之外 , 资本市场风向已变 。
2021年1月 , 国内美妆行业共发生14起规模较大的投资 , 其中5起投资的规模达到亿元以上 。 但是资本已不再紧盯单一的化妆品品牌 , 而是慢慢拓展至衍生的商业形态 。
例如 , 通过AR+AI技术提供虚拟试妆的美妆科技公司玩美移动、研发家用智能美容仪器的可思美 。 这些新兴力量也让老牌化妆品公司欧莱雅的危机加重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品牌富婆凯莉·詹娜浑身肉色和红色相间,既光彩照人,又令人恐惧
- 密码LOREAL/欧莱雅青春密码酵素精华
- 雅漾 祛痘护肤品什么牌子的好 真正好用的祛痘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 品牌新锐国货橘朵湖北首店落户银泰,新零售开启新国货潮流
- 品牌功能性护肤迎来风口,DRDM品牌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 品牌玫卿序发力“科技护肤”, 携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升级”玫瑰精油萃取技术
- 爱意穿梭时空,凝聚爱意,姬存希臻容挚献月光宝盒品牌力凸显
- 品牌为什么芳香世家的美白祛斑霜被人夸赞?这条评论无人看到吗?
- 国产 盘点国产十大护肤品牌及热门产品,看看你用过哪些!
- 急救这些品牌面霜具有超强的修复能力,帮助缔造健康、富有弹性的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