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元稹:渣了所有妹子,却对白居易“一往情深”( 三 )
然而,没过多久,白居易也被贬去江州,元稹得到消息,惊得从久病床榻上坐起身来: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
白居易虽然被贬江州,但条件要好得多,得知元稹得病后,忙给他寄去适合夏热时穿的轻透衣服,其样式是“浅色彀衫轻似雾,纺花纱裤薄于云”,并且非常贴心地说:“莫嫌轻薄但知著,犹恐通州热杀君” 。
由于怕通州的天气热死元稹,白居易还寄去江州出产的凉席,所谓:“滑如铺薤叶,冷似卧龙鳞 。清润宜乘露,鲜华不受尘 。通州炎瘴地,此物最关身”,看这个细心劲儿,恐怕比元稹的老婆还体贴 。
文章图片
“夫”唱“妇”随
白居易首先提倡《新乐府》诗体,而元稹就马上和了十九首 。味道也极为相似,时称为“元和体” 。
我们知道白居易的诗风是通俗浅易,老妪能懂的那种 。而元稹的风格也大体相似,当然反对他们的就讥为“元俗白轻” 。他们之间的默契度,实在是太高了 。
这些文学史上的事儿,咱就不详细说了,语文教材上都说烂了 。
还是说点八卦的事情,元白之间的默契度高,几乎是每诗必和,也不算多离奇,离奇的是他们之间的一唱一和,太像夫妻之间的调情了 。
还有这样一首应和之作,名为《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你读一下,是什么味道:
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 。
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
如果隐去名字,这怎么像是两个大男人之间的感情呢!想象当年花前月下的欢醉之乐,如今却孤身一人带病观花,愁倚门帘,怅然远望,独自喟叹,辜负了这“良辰美景奈何天”,这也太像闺中少妇想念远行的丈夫了吧!同样是怀念朋友的诗,杜甫想念李白时,哪有这样的句子?
所以说,这么看,元、白之间的感情,还真不是那么正常 。
文章图片
至死不渝
虽然元稹对待崔莺莺是始乱终弃,又害得一代名妓薛涛得了相思病,但他对白居易却是深情不渝 。元白两人的感情,可谓是白头到老了 。用现在网上小朋友们的话就是:“元稹可以渣了所有的妹纸,却对一个男人一往情深” 。
后来,俩人的官位可谓是青云直上,都成为金章紫绶的三品大员(在唐代,成为三品大员,几乎就是人臣中的顶峰),但元稹不为当时的朝臣所容,后来外放到越州当刺史,白居易于是也跟着要求出京,到了相邻的杭州做官 。
两人的治所相近,又都是当地一把手,可以“假公济私”,用传递公文的驿使来互通“情书”,但这两个头白如雪的老头还是很珍惜相聚的日子,有一次,元稹来杭州探访,聚了三日有余,临别时,元稹依依不舍地说:
莫言邻境易经过,彼此分符欲奈何 。
垂老相逢渐难别,白头期限各无多 。
“垂老相逢渐难别,白头期限各无多”,看来,尽管时光不断地飞逝,元白的感情却一直没有改变,甚至是岁久弥深,对彼此的依恋,越来越重了 。元稹和白居易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洛阳,当时元稹从越州回京师时,特地去探访闲居东都的白居易,临别时,写下这样两首诗:
君应怪我留连久,我欲与君辞别难 。
白头徒侣渐稀少,明日恐君无此欢 。
自识君来三度别,这回白尽老髭须 。
恋君不去君须会,知得后回相见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离婚|女人离婚后生活怎么办?这个女人讲了真心话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开端》众生皆苦!除了小人物让人破防,还隐藏着什么样的思考?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米饭|你有多久没吃到米饭香了?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我们终究和次爱的人,一起欢喜了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