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元稹:渣了所有妹子,却对白居易“一往情深”( 四 )


吟罢这两诗,二人执手良久,才怅然分别,然而,这却是元、白的最后一次相见 。不久,白居易就得到了元稹在武昌任所突发急病而死的噩耗 。他回味这两首诗,越读越觉得,这就是元稹提前写给他的临别赠言啊!这难道是冥冥中的天意,魂魄中的先知吗?
元稹|元稹:渣了所有妹子,却对白居易“一往情深”
文章图片
元稹死后,白居易痛不欲生,在给好友的祭文中写道:“呜呼微之!始以诗交,终以诗诀,弦笔两绝,其今日乎?呜呼微之!三界之间,谁不生死,四海之内,谁无交朋?然以我尔之身,为终天之别,既往者已矣,未死者如何?……与公缘会,岂是偶然?多生以来,几离几合,既有今别,宁无后期?公虽不归,我应继往,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
这其中“公虽不归,我应继往”之类的语句,简直就是一付“未亡人”的口吻――你死了,我很快就要跟你去了 。实在不像普通朋友能说得出来的 。
之后很多年里,一直到死,白居易都挂念着阴阳相隔的元稹,并写悼亡诗说:“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晚年的白居易,奉佛行善,将很多钱财都捐给了佛寺,他的动机和祈愿是什么呢,他写的《修香山寺记》中说得很明白:“呜呼!乘此功德,安知他劫不与微之结后缘于兹土乎?因此行愿,安知他生不与微之复同游于兹寺乎?”
看到了吗,求佛积善,无非是想和元稹(微之),再结后生之缘 。
那元稹有没有结再生缘的念头呢?也有诗为证,元稹的《寄乐天》中早就说过:
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 。
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 。
看,这俩人都好到什么份上了?早就盟定三生了 。假如他们俩真是一男一女,那真是一段非常完美的爱情佳话啊!李清照、赵明诚也尚有不及吧!
说了这些有关俩人“奸情”的证据后,可能有些人越发相信元白之间有“事”了 。这也难怪,连宋代文人杨万里都纳闷:
读遍元诗与白诗,一生少傅重微之 。
再三不晓渠何意,半是交情半是私 。
这其中的“半是私”,恐怕是说俩人有什么私情吧 。
但不管如何,元白早已是古人,这桩风流案,想审恐怕也只能把卷宗递交到阎王殿办理了 。
正所谓:“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元白两人确实是有超越一般朋友间的情意,但这情意是不是和“情爱”有关,却真的难以判断了 。
但是,冲着古往今来,连真正的恩爱夫妻,也没有写过这么多的唱和之作,也没有说过这么多卿卿我我的肉麻话的份上,我还是期盼阎王爷、转轮王之类的“大神”联合办公,让元稹和白居易来生依然能够相见,再续前生缘吧!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