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风八字运势|树有根水有源,风水本义溯古先( 四 )


4)祭天 , 是原始时代极其重大的公众活动 。 祭天仪式必须由部落最高领袖率众在天地中央举行 。 天地中央位于昆仑圣王坪中心高台 , 是一处至高无上的神圣道场 。 《淮南子》、《水经注》中所说“或上倍之 , 为太帝之居 , 是谓天庭”即指此 。 昆仑祭天道场是以神龙为本根的风水形势宗的重要典据之四 。 至今仍有祭天台及其宰牲池遗迹(图7) 。
5)实际上 , 天地之中昆仑圣王坪不但是燧人氏部落、太皞伏羲氏部落祭天、祈年活动中心 , 同时也是其后几千年百余代古帝王及其部落民众的祭天、祈年中心 。 这些古帝王辞世后无一例外地皆归藏于昆仑丘之北圣王坪至昆仑丘之南轩辕台之间的峤山(图8) 。
这便是《山海经》昆仑“百神之所在”和《淮南子·泰族训》:“怀柔百神 , 及河峤岳”的由来 , 是中国又称帝王为真龙天子的出处 。
“百神之所在”的昆仑是以神龙为本根的风水形势宗的重要典据之五 。
6)史书中记黄帝系“感龙而降世”、“乘龙而仙逝” , 一生与昆仑神龙有着不解之缘 。 其中比较著名的故事如:说黄帝数战蚩尤不胜而登临王屋昆仑祭天(杜光庭《天坛王屋山圣迹记》);说黄帝在昆仑建有宫阙(《列子》);说黄帝登昆仑而南望(《庄子》);说黄帝是黄龙体(《史记·封禅书》);说黄帝与后宫、众大臣逝于神龙龙须(《史记·孝武本记》)(图9)
不能以为这此故事纯属虚构 , 实际上 , 这些故事都是真实历史的神化表述 。 黄帝辞世后 , 时人于昆仑
神龙龙尾南端——峤山(今称待落岭)轩辕台(今称双合栈)构建了黄帝真身墓地(图10) 。
从昆仑北端圣王坪经中段峤山到南端轩辕台 , 归藏着原始社会末期最为重要时期的一百多代帝王 。 据推理并经初步考证 , 伏羲墓位处圣王坪北部 , 黄帝墓位处峤山南端轩辕台 。 如此之多的帝王在昆仑丘为中华民族开基创业三千多年 , 立下不世功勋 , 无论从哪个角度 , 无论从何等高度评价这些民族先帝都不为过 。
从风水角度说 , 昆仑丘无疑是“出产”帝王的神圣之地 , 是天帝下都 , 是人帝大都 , 是亡帝神都 , 昆仑丘聚藏有充盈寰宇的帝王大气 。
昆仑轩辕台黄帝墓是以神龙为核心的风水形势宗的重要典据之六 。
7)当年伏羲在昆仑丘做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 第一件就是上面说过的“定方正位 , 授时建历” , 极大地推动了原始科技支持下的定居农业大发展 。 这是人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首次科技大革命 。
生产力发展又促进了人口快速增加和社会大变革 , 原先分散的氏族部落逐渐联合为统一的部落联盟 。 随着不同部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 , 必然出现族外婚姻、创生文字和管理社会化等新问题 。 伏羲一如既往 , 天才地将天地自然之道引入人类社会:“订嫁娶之制”;创生“中”“华”等文字(甲骨文中“ ” , 在天地之中央、部落联盟之中心立徽帜;甲骨文华“ ” , 在天地中央大花园中心用美丽下垂之花朵祭祀上天;中华 , 和和美美生活在天地中央大花园里的部落)(图11);把自然伦理引入社会伦理 , 作为人类社会管理之道 。 其中的核心是把“日月星辰各循其道 , 亿万斯年环中不休”这一自然观 , 引申为以“天人和谐 , 正统伦理”为主旨的社会管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社会观 。 这就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天地大道观 。
伏羲天地大道观的创立是人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首次社会大革命 。 天地大道观为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和谐大同 , 为阶级社会的君临天下 , 为国家、社会、家庭关系的维系 , 为道、儒、法等诸子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物象的基础 , 后人将这统称为“道” , 称伏羲为道之大宗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